第四百四十章 南宋有變[第1頁/共4頁]

趙梃老誠懇實道:“部屬隻盼九兄能早日病癒。九兄曾言,但願能在青城齋宮,伴君父梓棺最後一程。”

七兄啊七兄!你前後暗害了我兩次,若非命大,趙九已成一抔黃土矣!來而不往非禮也,今次我趙九行禮來了!RS

邢妃帶著心疼的目光看了看丈夫,又轉向小叔子,微帶責怪道:“二十三弟,你九兄身材未複,不成刺激,你還是先回吧……”

“妙手腕,美意計啊!”狄烈拍案大笑,“趙九果然有帝王潛質,演得好一齣苦肉計。”

趙梃這個發起,還是相稱符合規製的。鞏縣位於鄭州與洛陽之間,南望嵩山,北臨黃河,洛水自西向東蜿蜒而來,這裡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山高水來“的吉利之地。北宋一共有九個天子,除徽宗與欽宗父子兩個不利蛋以外,其他七個天子都葬在這裡,加上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的陵墓,鞏縣皇陵素有“七帝八陵”之稱。將太上葬於祖陵,合情公道。

金國方滅,中原百廢待興,周邊各國使節也不竭為本國在新權勢中爭奪好處。狄烈諸事繁忙,回長安之行一拖再拖,這趙構之事,早忘諸腦後。一向到四月二十六,夜,狄烈正在皇宮垂拱殿案牘勞形,宮衛稟報,東京諜報組主事鄧召有急報求見。

狄烈擰著眉頭,凝睇空中某點虛無,入迷一會,漸有所悟,嘴角漸漸綻放一絲笑意:“這是其母妻包含秦檜都在給他打保護……你們是如何發明趙構失落的?”

……

趙構的身材本質的確是很不錯的,在靖康元年,出使金營為質時,就曾以騎射之姿,令金人刮目相看,乃至是以而博得了換質逃生的機遇。在另一時空的汗青上,趙構更是活到了曆代帝王中罕見的八十餘歲年紀,當真是“老而不死謂之賊”的典範。

東京“牽羊大典”結束當日,興元朝使節、康王趙構吐血臥床,一病不起。已獲自在的韋太妃與邢妃,日夜奉養於榻前,以淚洗麵。生離死彆五載,母子伉儷重聚,本應共享嫡親,未曾想卻成這般模樣,怎不令二妃哀思欲絕。

狄烈表示召見,隨後就見鄧召倉促而入,躬身施禮,神采惶然:“稟殿下,那康王趙構,他……”

趙構在牽羊大典上吐血暈厥,的確是真的,不然天樞醫侍豈會給出“舊創複發,根元大損”的診斷?趙構奪目就奪目在順水推舟,操縱舊創複發之事,真真假假,玩了一出苦肉計。

但趙構卻果斷反對,一邊將邢妃遞來的湯藥碗推開,一邊語氣激憤道:“二十三弟,你睜大眼睛看看,京畿、河南,現在是誰家的天下?將太上的龍殯葬於他國之祖陵,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若非實施難度太大,為兄乃至想將曆代先皇陵寢一併起出,遷往江南……”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