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逸見兩邊空的位置另有很多,正想向呂為道扣問,但見呂為道已經從懷中拿出一本經籍,當真研讀起來,不由諷刺道:“呂師兄這時候還不忘勤奮,是想五年以後再論一次道嗎?”
正說話間,突聽天涯上傳來一聲笑聲,接著道:“天脈山好大的場麵!再來晚些,可誤了好戲看了。”笑聲響時,聲音縹緲不定,遠在天外,等話說完時,聲音如在耳邊,嗡嗡作響,已在耳邊。
已經a簽,大師放心保藏、保舉。
公然,公孫辯道:“老夫一起西來,可未見一個相迎的弟子。老道的話,太也虛假。”隻見公孫辯身材癡肥,穿寬袍大袖,走起路大袖甩動,一搖一晃,甚是搶眼。
儒家弟子聽聞公孫辯直接誹謗師祖孔丘,憤然離席,便要脫手。公孫辯也不怕,嘲笑道:“怎地,孔家人嘴上工夫不可,便要仗著人多打鬥嗎?”
因為要下台論道,以是肖逸、呂為道、吳淩子三人被安排在最前邊。
肖逸閉上眼睛,也像吳、呂二人普通,安靜了半晌,才按著昨夜所備,開端娓娓道來。
肖逸見這些人神情蕭灑,不由很多看了幾眼,為之心折,中間的呂為道卻哼道:“那些儒家的人,看著人模狗樣,可每次來總要生些事端。”
長陽真人的話一字一句,清楚地傳播開來,大家聞之如在耳旁。一番話講完,頓時引來無儘的彩聲。這時,但見長陽真人的身影逐步恍惚,垂垂淡化,消逝不見。百姓見狀,紛繁納頭叩拜,口稱神仙。
◇◇◇◇◇◇◇◇◇
道場主位設了上中下三層,上層為六合和伯陽老祖之位,中層為諸真人之位,基層是數十名“長”字輩弟子的席位。這些“長”字輩弟子雖未成為真人,但無不是崇真的中流砥柱。主位兩側各設了四塊地區,唯有左邊一處坐著十餘名禿頂的和尚,右邊一處坐著二十餘人,個個峨冠博帶,風采翩翩。
儒家一其中年墨客模樣的人,輕搖著玉骨扇,眼瞟都不瞟公孫辯一眼,彷彿是自言自語普通,悠悠隧道:“他山之石,能夠攻玉。孔門弟子不遠萬裡而來,隻為好學。子曰:好剛欠好學,其蔽也狂。既然來了彆人的處所,還這般放肆,徒添笑料耳。”
長丹真人伸手請道:“請公孫先生這邊上座。”竟不接他的岔。
公孫辯哈哈一笑,也不在乎,大步走向席位。因名、儒兩家地鄰,席位也設在一起。公孫辯見到儒家之人,頓時道:“孔家好大陣仗,這是要打擂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