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為道頓了頓,清算一下思路,道:“不是為兄不肯說,隻是這期間觸及到玄門的一段秘辛,一來為兄也不甚體味,二來也不便與你說。”
此時,他感受著月華中的陰屬靈氣源源不竭地進入體內,心中狂喜,臉上也閃現出了笑意。
肖逸詫異地看看周遭環境,再感受一下體內稠濁真氣的活動,俄然感受天然萬物當真奇異莫測。頓了頓,又問道:“陽氣流行,那麼陰氣又到那邊去了?”
◇◇◇◇◇◇◇◇◇
因而乎,抱元守一,秉承非常清淨之心,以有為指導有為,試著將陰屬真氣從中剝離,緩緩送動手三陰經當中,並一心分作二用,一方麵指導著陰屬真氣,在手三陰經內做一個封閉循環,另一方麵,又將陽屬真氣緩緩活動,在丹田以內構成一個活動的氣旋。果不其然,華陰術一經運作起來,就對陰屬靈氣形成了快速的吸引,修煉速率較著晉升。
生老病死本來就是天然規律,修真練道卻要擺脫存亡,長生不老,這本身就在逆天而行,可恰好又要適應天然,有為而治。這無異於披著美意的外套而行無私之道,言行不一,自相沖突,如此又怎能真正地得道成仙。倒不如公開逆行來得更實在、更蕭灑一些。
呂為道想了想,俄然道:“‘氣候濛鴻,抽芽茲始,遂分六合,肇立乾坤,啟陰感陽,漫衍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九州初成之時,六合渾沌未清,陰陽交感,二者共生。是以,修真之道采納陰陽雙修之法,不敷為奇。”
肖逸道:“敢問師兄,《品德經》中提到‘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覺得和’,其他經籍中也常常提起陰陽之論,但是九州之地以剛陽為主,崇真教亦修煉純陽真功。小弟始終想不明白,這陰陽之論從何而來?”
回返途中,肖逸滿腦筋都在思慮著木牘上的筆墨。他模糊感受,該木牘應是截教所留。截教以擷取一線朝氣為要旨,其行動就是逆天。
肖逸奇道:“難倒疇昔的九州和現在另有所分歧?”
肖逸笑道:“小弟生來愛鑽牛角,一次悟道時,俄然想到這一題目,便一向被困擾。一日想不明白,就一日不得擺脫,以是特地向師兄就教。”
但是順著這句話再往下想,“陰陽倒置顛”作何解釋,他卻總也想不明白。走到半路,忍不住請教道:“小弟心中有些疑竇,想就西席兄一二。”
呂為道恰都雅見,忙問道:“師弟但是不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