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乾是吧……”封不覺停好自行車,端著霰彈槍走了疇昔。
可惜,這些嘗試全都以失利告終……
“嗯……這個也不對,我就得再換換思路了……”他拿起阿誰裝著鹽的調味瓶時唸叨。這已是他身上最後一件能夠用於解謎的物品了。
“不出不測的話……前麵的兩個數字是座標吧。”封不覺記下了統統的提示後,神情已變得很輕鬆,“詳細到了小數點後兩位,八成是為了共同我手頭的那張迷你輿圖。而每個座標前麵所跟著的阿誰名詞,無疑就是要連絡‘插圖’去看了。”
他很謹慎地一步步靠近目標,好似那棵樹會俄然變成怪物來進犯他一樣。不過,終究的成果證明……是他多慮了。麵前這棵,隻是很淺顯的樹罷了,這個地點也不存在任何的flag或event.
接下來的四非常鐘,覺哥彆離拜訪了第十1、十二和十三名收信人。
在接下來的五分鐘裡,他先是試著透過手機的攝像頭去看報上的內容;再用圓珠筆和鉛筆在紙上各劃了一小塊地區;然後又彆離用硬幣、鑰匙和信譽卡去悄悄颳了報上的幾個地區。
嘗試勝利後,接下來的事情就簡樸了。覺哥依葫蘆壺瓢,將報紙中間的彆的十二個版麵順次破解,統共獲得了十三條近似的資訊。
思考半晌後,他的腦中俄然靈光一閃:“誒?莫非……”
“我……不收。”十號瘦子的反應和先前九位如出一轍。
這頁的正麵,是那段毫偶然義的頭版頭條,而背麵,就是冇有筆墨、獨一插圖的第二版。
下一秒,覺哥就從挎包裡取出了先前的那份報紙,翻到了當中那空缺的幾版:“直接性提示嗎……”念及此處。他乾脆席地而坐,一手拿著信,一手拿著報紙。喃喃道,“這封‘複書’,確切是冇有內容的……但‘冇有內容’這點,也可以是一種提示。”他的視野挪動到了報紙上,“提示我……‘答案就在看上去一片空缺的處所’。”
“切……”覺哥啐了一聲,心中唸叨,“武力威脅公然也是行不通的嗎……”
固然四下無風,但信封的上麵還是壓了一塊石頭。
“真的複書了呢……”封不覺唸叨了一句,疇昔將信封撿了起來。
和之前統統的收信人地點一樣,淺顯的二層民宅,荒涼的前院,門前冇有郵箱。
第二版的插圖照片,照的是一麵磚牆,牆的火線立著一棵樹。乍看之下,這又是一幅風景照,不過細心看就能發明……畫麵下方的地上,有自行車胎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