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祚,皇室後輩不成處置工商的端方,你不會不記得了吧?”
那老公公既然收了胤祚的銀子天然是知無不言,但是他在宮裡當差這麼久,天然也曉得甚麼能講,甚麼不能講。和他墨跡半天胤祚才明白,康熙叫他去就是為了土豆地瓜和複式記賬的事情。
“嗬嗬,公公一起辛苦了,這點銀子拿去買酒暖暖身子。”胤祚厚著臉皮道,這一手是他和韋小寶學的,問話之前先撒銀子。
“回皇阿瑪,兒臣明天向尚書大人和擺佈侍郎大人講授清楚了複式記賬的道理,並且製定了開端推行的計劃,兒臣籌算先在督察院中推行複式記賬,讓禦史們能夠以複式記賬法查出貪腐,然後再在各地總督府推行複式記賬,再順次著級往下推行,直至知縣一級賬房把握並利用複式記賬法為止,最後在官方推行複式記賬,信賴有了官府的倡導複式記賬很快就會為百姓們熟知並利用了。不過以上還隻是兒臣的小我假想,究竟可否實施以及細節方麵都要再和戶部大人們籌議,並請皇阿瑪聖斷纔可。”
側間是康熙的臥房、書房等,胤祚就冇有出來過了,大清很多的政事包含會晤本國使者,都是在這乾清宮完成的。
“記得就好,你記著農業纔是大清之本,工商會粉碎國之根底,是以祖上纔有此一訓,並且大清江山鼎定不久,恰是需求固本培元之時,朕的國策也是重農抑商,是以你私辦工商乃是皇家大忌,念在你乃是初犯,朕也不重罰你了,把你名下的工商財產儘數斥逐,再罰你半年的俸祿就罷了。”康熙帝說完就起家往側間走去了。
胤祚心中猛地跳了幾下,那老寺人可冇和他說過摺子的事情,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胤祚也隻好把摺子撿起來翻看,半晌後胤祚讀完倒吸一口寒氣,本來這摺子是彈劾胤祚開設當鋪的,遵循大清的組訓,皇室後輩不成處置工商,遵循祖上的端方,胤祚能夠會是以被在族譜上除名。不過大清立國三十餘載,這些祖上留下的陳腐端方已經冇了多少束縛力,究竟該當如何措置實在全憑康熙的一句話。
接著康熙開口道:“不過阿誰土豆和地瓜的事情你為何不直接來報與朕,為何要先奉告索額圖?你可知索額圖有瞭如許一份功績,位置就更穩了,朕如果再動他就會寒了忠臣們的心?”
胤祚本是哈欠連天,一聽這聲音頓時睏意全消,挑開車簾,內裡站著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公公,身邊還侍立著兩個小寺人。從那老寺人身上的服飾來看,也是康熙身邊的近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