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將軍!本日已至四十車、一百一十攆。”馬穀最火線是項師,馬車運糧每日兩報,項稚最擔憂的莫過於身後某段穀地為秦人奇兵截斷。
“先生不必多禮。”鶡冠子聲音還是宏亮,“先生之遇,他日秦人必百倍還之。”
“大王要來?”項稚用力擠搓了幾把臉,又整了戎裝,方問道:“何時至我師?”
“比陽?”這個倒是鶡冠子熟諳的。秦之南陽郡乃楚之宛郡,宛郡如大盤,周邊諸多山道可入,這馬穀想來是複邑那般的入盤山道。“何不爭稷邑複邑?此乃秦軍東進之大道。”
除了趙國海內,戎人也是一筆大買賣。秦國商鞅變法、堵截西北門路之前,戎人常來洛陽買賣,秦國占據洛陽後,戎人不得不繞著秦國邊境,來邯鄲買賣。以郭縱的見地,戎人的‘徑路’雖利,可其價高貴。若能以寶刀反銷於戎人,贏利毫不比趙高海內少。
全線一千一百多輛四輪馬車在運糧,除了四輪馬車,又另有三萬力夫在用輦車運糧。如果要運到最火線,馬車每日可運3600石,輦車每日可運3250石,供六萬八千五百人食用。隻是現在運糧並非全數運到最火線,山穀內也冇有六萬八千人,故每日能儲存兩千石粟。
“許是明日,又許是後日。”軍吏也是聽糧車上馭手說的。
這時候馬的感化便表現出來了:如果門路易行,510裡的長間隔進犯,10萬人隻需2570輛四輪馬車、5140名馭手,5140匹馬;1200裡的作戰,10萬人也不過9000輛四輪馬車,18000名馭手,18000匹馬。有馬的一方,總能走的更遠,運的更多,並且節流出更多人力成為兵士而非作為力夫。
“為何少於昨日?”項稚問道。項師不到一萬五千人,四十車、一百一十攆已夠全軍兩日所食,但後剛正儘力運糧,半日到達之數較著少於前幾日。
“不值十錢?”郭縱隻感覺心都要跳出來,若楚國真有十錢钜鐵,需求買下帶回趙國。
“歐醜先生?”說話間,垂老邁矣的鶡冠子俄然冒了出來,他不在此舫,聞大工師被救起特地乘小舟過來的。“果然是歐醜先生。”
“我已曉得,你去吧。”項稚鬆了口氣。此處已是穀口,到城陽有兩百四十裡,縱使騎馬,也要三四日纔可到,大王估計要三四日以火線能到達虎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