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抬手,青蛙已是不見,菩薩搖了搖手上的淨瓶,慈眉善目地笑道:“此番境遇也是你咎由自取,這便隨我去吧。”
待世人蔘拜完再昂首時,天空中已是空無一物。
很快,人群裡便有“知戀人”表示,前陣子入山打柴,遇見過一隻比竹筐還大的癩蛤蟆,想必就是從菩薩蓮池裡逃出來的那一隻了。
時雍仰首道:“菩薩,這疫症之事,就交給童兒,你速速帶那作歹多端的蛤蟆精返迴天庭向玉帝覆命吧。”
“這個菩薩與那日的菩薩實在分歧……”
時雍拜下。
“菩薩都會變身法,可老可少,可男可女,想變甚麼模樣就是甚麼模樣,分歧又如何?”
雲台下的公眾也是磕拜不止。
世人紛繁朝懸浮半空的觀音菩薩投以諦視。
“菩薩啊!”
那可不是一件淺顯的法衣,金線銀絲共同蠶絲織成,細滑柔韌,幾無針線陳跡,能夠說是“天衣無縫”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
現在,輪到她出場,自是不會含混。
“慶壽寺方丈覺遠,你本是天界保護神兵,天蓬元帥,因調戲霓裳仙子被貶下凡塵……幸得道常法師點化,在慶壽寺削髮爲僧,多年來,你用心向佛,亦有小成。此番疫症,你能預知蛤蟆精搗蛋,並警告世人‘災星臨世,妖孽重生’,設醫廬濟世,領眾僧侶助民,算是功德無量。今賜你錦襴法衣一件,望你從今今後,極力修持,勿再做有悖德行之誑言,來日功行德滿,可登極樂,位列仙班。”
身為總導演,她一向在察看全部“大片現場”的環境,燈光,道具,演員,也包含群演的表示,目前來看非常對勁,人群已經完整被變更起來,順著劇情在走了。
蛤蟆精修煉成人?
冷不丁聽到菩薩就要走,有人帶頭膜拜而下。
“菩薩拯救啊!”
觀音道:“此言甚是,那你我就此道彆。你好生修行,牢記多積德事,勿妄為之。舉頭三尺有神明照鑒,因果自有定論,休得胡作非為!”
此人啦就是羊群效應,有人拜,都跟著拜倒。
此話如一記悶雷在天頂炸響,世人齊齊昂首望向浮在半空的觀音大士,這時都反應過來。
世人捧起法衣,讚不斷口。
群演的煽動力是無窮的……
觀音菩薩身姿緩緩掠起,大袖擺動間,如踏浮雲之上,翩但是輕巧,等他再坐回蓮坐,掌內心的癩蛤蟆已然變成一隻綠皮青蛙,呱呱地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