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俟群臣辭駕散去時,伶仃留下了丘福和雒僉,有關北京及其四周府縣現在的詳細景象,他還是要問個清楚的。留人之際,朱棣著意地掃了眼群臣,忽把北京行五軍都督府的僉事唐傑也留了下來。
※※※※※※※
朱棣聽得連連點頭:“好!這個彆例甚好!你朕這北都城裡百姓,張王李趙,天南地北,祖上何嘗不是鮮卑、匈奴、契丹、、女真、渤海諸族遺民,他們與我漢人錯居雜處,通婚繁衍,習漢語、穿漢服、改漢姓,著籍漢地,現在就是漢人。
反覆餬口二十多年的故地,朱棣心非常高興,興趣也頗高。本來應當直趨行宮的,但朱棣興之所至,到處走視,在丘福、雒僉等官員的伴隨下,特地在北平街頭轉悠了老半天。
夏潯聽了王如風的彙報,並未聽到甚麼非常關頭的動靜,便道:“丘福因我而被貶謫到北京行在,唐傑之子又是因我而遭斬首,他們對我懷有痛恨,不消猜也曉得,必然會在皇上麵前說些傷我的言語。嗬嗬,無所謂,大丈夫心胸開闊足矣,卻不見得要做一個剛正君子,我楊旭也不是隻好捏的柿子!”
朱棣分開濟南到了北京。【】
丘福忙道:“皇上嘉獎,這可不是老臣等人的功績。自從皇上提調北平為北京,設立行在,又遷各地住民添補北京人丁,北京方始重現繁華,致有本日模樣。老臣隻是個粗人,除了練練兵,打兵戈,彆無所長。管理處所即使有些苦勞,那也是雒大人等一眾官的本領!”
若他想要體味更詳細的動靜,也不是不成能,隨駕北巡的官員,自有與他交好的官員,天子身邊的寺人裡邊,也不乏他多年來傾慕籠絡的人物,隻是要向他們探聽動靜,就得等他到了北京以後纔有能夠了,隨隨便便派小我去,人家是不成能交代實底的。
等他回到王府,先讓丘福和雒僉在外殿候著,獨把唐傑召進,待他方纔見禮結束,便俄然問道:“唐傑,朕見你一起伴駕,鬱鬱寡歡,可有甚麼苦衷?”
走著走著,朱棣俄然想起一件事事,便向丘福問道:“傳聞楊旭已把俘虜的韃子兵都押到北都城來了?”
他敲敲車窗,對外邊叮嚀道:“加快路程,日落之前,進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