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嘖嘖著,指著楊若晴,接著對楊華忠和孫氏他們道:“三哥三嫂你們都聽到了嗎?這晴兒,有她在,啥羊毛都要擼呢!”
老楊頭拿著一包粽子,和餘興奎一塊兒去了老宅給譚氏送愛心,送暖和。
但是這邊,劉氏吃了兩口粽子,越想越坐不住了。
“四嬸,我不是阿誰意義,我爹,我娘,我爺,各吃了多少個,我也能一口報出來的。”何蓮兒小小難堪了一下後,便又落落風雅的解釋。
老楊頭也在吃粽子,聞言抬起大手粗糙的手掌抹了把嘴角,說:“凡是酒樓飯店的跑堂伴計,記性就是要好,這個桌要啥菜,阿誰桌要添減啥,哪桌要辣哪桌不要辣,蔥花香菜多放還是少放,一堆的忌口,很多時候都得靠這腦瓜子來記!”
麵對劉氏的控告,楊華忠和孫氏都是渾厚的笑,不頒發任何定見。
劉氏嘿嘿笑,把身下的凳子往楊若晴這邊拉近了些,兩人並肩吃粽子,同時,劉氏還不忘跟楊若晴這探聽起善園的事兒……
看著劉氏歡暢的背影,再想想現在二哥二嫂那邊的景況。
“四嬸,你這是一口氣吃了多少隻粽子啊?”
“四嬸,你讓說就說呀?這可不可!”楊若晴說。
劉氏用本身那黏糊糊的手用力拍著本身的肚子說:“放一百二十個心,我能吃下去,就保準能給消化掉,不會鬨肚子的!”
楊若晴也洗潔淨了手坐了下來,拍了拍劉氏的肩膀:“你吃這麼多就得了,糯米漲肚子,轉頭你鬨肚子可有你受的!”
何蓮兒忙地說:“四嬸,你彆如許,我姐跟你開打趣的呢!”
楊若晴忍不住歎了口氣,這可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啊!
而劉氏,聽完後也是瞠目結舌。
一想到阿誰畫麵,何蓮兒隻覺驚悚,驚悚又好笑。
她取出一枚銅板放到桌上,“這一枚銅板做噱頭,總能夠了吧?”
就愛送!
因為有些人明顯吃了那麼多,可結賬的時候卻用心耍賴說冇有。
劉氏嘿嘿一笑,“我彷彿遺漏了一隻,應當是七隻。”
楊若晴道:“你這是用心考我家蓮兒,既如此,咱就得有點噱頭啊。不然不好玩!”
而爹孃忙著號召客人,顧不上,而何蓮兒記性好,以是常常幫爹孃記數,包含啥餡兒的都得記,如此以來,結賬的時候有些客人想耍賴逃賬,就有些困難了……
悠長以來養成的風俗,以是當她跟劉氏同處一桌開端吃這類有個數的粽子時,就犯了職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