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婆娘一瞧,不由暗笑,這倒是俗話說的好,千裡姻緣一線牽,不想王婆子給她短折的大兒子買下的媳婦兒,最末端落到了王青身上,真是善有惡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因跟王青說了王家的事,說現在王家屋裡另有個守寡的宛娘,也算你的正頭親戚,總跟我那婆娘唸叨,要還了你家的屋子財產,正巧你跟我歸去見見她。
原說要再給他說門婚事的,王青卻說,屋裡的女人剛走,炕蓆還冇涼呢,過過再說,便又擔擱了一年多,本年春,老木工不知怎的也染了症候,至夏初也放手走了,王青家裡冇了白叟,屋裡冇了婆娘,便出外做了一夏的活,賺得些銀子,還冇到家呢,正趕十五,清河縣上廟,可巧就趕上了李大牛。
兩人搭了話,李大牛聽王青說了這些來去,不由動了心機,想宛娘這麼個年青孀婦,終不是個常事兒,再看王青,正值丁壯,有把子力量,另有技術,上哪兒再去尋如許剛好的姻緣呢,宛娘嫁了王青,旁人也說不出甚麼去,便是長嫂如母,可論起來,中間畢竟隔著一層呢,也冇甚麼。
曉得王青冇吃晌午餐,宛娘忙把他讓到了內裡堂屋,親身下廚籌措了兩碗麪來,用夙起炒的黃豆芽拌了,一碗讓李家婆娘端去給李大牛,這一碗親手遞給了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