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何必急在這一時?
這話對於帝後佳耦也非常合用。
看來京中溫馨得太久了,很多人都忘了一個女人,阿誰手中把握隱蔽權勢、脾氣乖張、非常不好惹的女人!
如果能趁亂把這幾個女人弄死就更好了。
固然近些年來,天子愈發寵任一些年青的宮妃,對皇後也不似疇昔那般靠近,但心底裡,他還是非常尊敬這位嫡妻的。
次日淩晨,王府便有一個不起眼的奴婢悄悄的溜了出去,一起朝益州方向趕去。
哪怕是寧太妃將手中的權力移交出去,接辦的‘暗十八’重新擺設、再次發力,仍不能竄改優勢。
姚希若暗罵了一句,她曉得,用不了多久,情勢便會逆轉,而等候大長公主的則是白綾或毒酒。
冇錯,這一節並不在忽都魯的打算中,而是大長公主私底下命人做的,為得就是借眾女眷的手‘懲戒’皇後、太子妃和清河等幾個女人。
或許天子和皇後之間少了男女情愛,但那種相濡以沫、耐久彌新的伉儷情分卻愈發濃烈,是以,皇後對於天子的某些事還是有所體味的。
很好,找了二十多年,總算讓她找到這個小賤種了……寧太妃絕美的五官扭曲,勾畫出一個暴虐、殘暴的笑容!R1152
直到‘受害者’的範圍涉及到了宗室,終究有人難捱不住,衝到皇前麵前,恨聲問道:“皇後殿下,太子欲行不臣之舉,您作為太子生母,對妾等可有甚麼話說?”
王府費經心力騙來的官員們十之六七都順利逃離了新安縣,現在正儘力調派人手,冒死抵當王府私兵的圍城。
礙於對皇權的畏敬,眾女都不敢公開對皇後如何,但看向皇後的目光中卻多了幾分仇恨。
就連方纔那婦人也似明白了甚麼,縮了縮脖子,悄悄的溜回人群中。
清河縣主盤膝坐在皇後身後半步遠的位置,神采非常平靜的說著。
兒子做了錯事,為人父母的,是不是該對受害人有個說法?!
幸虧她不是大長公主,幸虧她有上輩子的影象,幸虧她提早做了籌辦,不然她就要跟著蠢貨一起去死了。
“我信賴賢人。”
唇角微翹,皇後心說話:好個大長公主,大要謙虛,公開裡卻做了這麼多事。
好笑大長公主還覺得本身是勝利者,殊不知,早在她實施打算的那一刻,她的失利便已經必定了!
本來跟韃子勾搭的是她!將韃子悄無聲氣的帶入禁宮的也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