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 進位九錫,鄴都暗流[第1頁/共3頁]

華歆推斷著白曉文的情意,說道:“主公,荀彧自投主公以來,並無寸功於朝廷;反而多次禁止主公進位尊號,以一人而阻絕眾望,導致朝臣都有效仿之心!主公不該再留下此人,不然對主公的大計必定有波折。”

先知先覺的上風就表現了出來,白曉文壓根不需求拷問穆順,有了根基的猜忌以後,就直接號令虎賁甲士,包抄了穆順和伏完的家宅,大肆搜尋。

董昭、華歆齊聲說道:“主公胸懷,天下無雙。”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本來伏皇後在白曉文議封燕王之時,感覺大漢王朝,將會閉幕在白曉文手中——白曉文篡權的速率有點太快了,這才幾個月,又是封公、又是封王,的確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回到鄴都,天子帶領百官出迎三十裡,以彰光榮。

所謂“九錫(cì)”,實在就是九“賜”,是當代天子賞賜給諸侯大臣的九種禮器,代表著最高禮遇。

對於這類大義名分,三國位麵的原住民,都看得很重。

白曉文皺眉說道:“荀彧的病情如何了?”

伏完留下伏皇後的親筆信,倒也不是行事不密,隻是皇後親筆函件,就跟當年的衣帶詔一樣,都是代表著皇權詔命的信物,能夠拿來號令大臣的。

董昭笑道:“主公的德行功勞,豈是一個燕王尊號所能概括的?主公大可辭而不受,朝廷必定會多次加封;如此三辭三讓,可讓天下人都無話可說。”

董昭驚道:“主公,莫非獲得了甚麼諜報。”

不過,三國期間的九錫還不能劃一於篡逆,因為恰是從王莽、曹操,才垂垂開端接管九錫的禮遇。

白曉文微微皺眉。

啟事很簡樸,白曉文已經削平了絕大部分諸侯,隻剩下了江東一地。

“荀彧冇有提反對定見嗎?”白曉文有點迷惑。

伏完的回書是,現在不宜輕動,不過白曉文(袁熙)即將征討江南,到當時鄴都空虛。假定有機遇,他會聯絡忠於天子的文武官員,撥亂歸正。

不是不怕,而是皇權詔命,意義嚴峻。

白曉文歎道:“華歆,你說荀彧寸功未立,未免有失公允了。在招降曹操舊部,穩定河南的時候,荀彧也是出了大力的。他現在禁止,那是他剛強己見,看不清局勢。孤欲得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有功之臣?董昭可傳令醫官,經心極力為荀彧診治,不成有涓滴怠慢。”

白曉文道:“孤加封燕王,天子公卿,或許會有異動。傳令下去,皇宮侍衛、內宦全數替代一遍;原有的內宦相互揭露,我倒要看看有誰敢奉迎天子。”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