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石虎大為對勁,伸出大拇指誇獎道:“閔兒啊!此戰,你連斬晉將多人,大大的漲了我大趙的威風,本王非常對勁。”
第二日一早,京北水軍定時到達渡口,北伐軍四路人馬,遵循事前籌議好的打算各自向進步軍。
“是,徒弟,華安先回營籌辦。”華安抱拳一揖,轉成分開大帳。
幾今後,北伐軍三路人馬接踵到達石城四周,與趙國的一支圍城雄師遭受。
通過刺探,華安得知敵軍足有三萬人馬,統帥為夔安,他們已經包抄石城數日了,守城的晉軍隻要五千,情勢比較危急。
華安所部乘船渡江後,沿著大江北岸緩緩向西進軍,韓潛的一萬人馬則直接向曆陽城開進,江南一起解纜的最早,走水路的一支人馬也在水軍戰船的庇護下,乘船逆流而上。
各軍將領領命以後,前後分開大帳前去各自營中,籌辦出征事件。
出征的前一天,北伐軍大營軍主以上的將領全數堆積大帳,韓潛展開巨型輿圖,向部將下達進軍號令。
“華安,你留下。”華安剛想分開,被韓潛叫住了。
韓潛見大帳中諸將儘皆分開,看向華安,道:“華安,你感覺為師如此調撥雄師,是否安妥。”
司馬衍大喜,道“好,後日一早,朕會下旨,讓京北水軍大營儘力幫手將軍,數百艘船隻全數受將軍節製。”
第一起人馬沿著大江南岸一起向西進軍,第二路人馬乘坐運輸船,在一營水軍的保護下走水路西進,而華安所領的第三路人馬,則度過大江,沿著大江北岸西進,三路人馬各一萬不足,全數受第三路統帥華安的節製。
“謝王上。”石閔謝了一句,端起一大碗酒,一抬頭喝了下去。
看著華安一副必勝的姿勢,司馬衍大為歡暢,脫口道:“征虜將軍毛寶為國捐軀,朕現在正式任命你為大晉的征虜將軍,討虜將軍之職由你的副將擔負。”
“徒弟,有何叮嚀。”
“謝皇上,末將必然不辱任務。”韓潛獲得水軍互助,信心更足了。
“都起來吧!”司馬衍伸手悄悄一揮,隨即看向韓潛,道:“韓將軍,雄師何日能夠出征。”
華安微微一驚,回道:“三路雄師齊頭並進,相互策應,並冇有甚麼不當啊!何況,既然徒弟已經決定如此調撥,必然是顛末沉思熟慮的。”
“王上,石閔將軍已到行宮,正在殿外等待。”一名小兵進殿奏道。
“謝皇上隆恩。”華安和王三趕緊膜拜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