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秉訓固清源[第2頁/共4頁]

趙秉文低頭低低應了一聲,暗想:恐是爹又馳念娘了。常聽爹講,娘是世上最和順賢淑的人。隻是娘病歿時我太小,冇甚麼印象了。

趙秉文聽到這裡,不由獵奇道:“這倒是甚麼原因?好生奇特。”趙執宗點點頭,表示兒子不要打斷。

趙彥的家人也甚是不解,各式詰問下趙彥也杜口不說,隻是籲歎。如此過了二十多年,直到趙彥過世,先人清算遺物,發明一摞竹簡,翻看之下,竟是《六甲孤虛秘法》的古籍全本。竹簡旁還留有趙彥遺言,上麵詳細記錄了當年之事以及研讀《六甲孤虛秘法》的心得。

趙秉文躡手躡腳地回到家門口,看著虛掩的屋門,下認識地用手摸了摸屁股,彷彿前次因偷騎鄰居家耕牛,帶領“左將軍”石頭、“右將軍”阿健在農田裡演兵而被打的位置還模糊作痛。遊移了半晌,然後咬咬牙,屏住呼吸,悄悄推開半扇門,漸漸探進半個腦袋,看父親是否在家。

當日那名白衣男人是琅琊陽都人氏,隱居避世多年,但家學賅博,族中人才輩出,此中精通《六甲孤虛秘法》的,連白衣男人共七人。琅琊境內賊患熾烈時,適逢族長調派其他六人外出,而他正在外遊曆訪學。接族中飛書,當即星夜兼程返回。當他回到琅琊,戰事已於日前結束。因返來前他已曉得賊軍應用孤虛秘法的事情,故有些不測。單獨勘察戰事現場後,當即返回族中,稟明事由,叨教族長將《六甲孤虛秘法》取出。

趙彥雖有所不甘,但旋即豁然。多年的研讀,令他瀏覽的文籍頗多,也愈發感到泱泱中原文明的廣博高深。因而便將本身的心得寫下,並留意先人能夠勸學精進,有所大成。

趙執宗歎道,“這便是祖訓的由來了。”

每當父親觸碰到後腰,趙秉文就呲牙故做疼痛似的倒吸冷氣,並問:“爹,這裡痛便是《黃帝內經》上所講的周痹罷?那我還能讀書嗎?是不是得好好將養一兩年呢?”

白衣男人因有要事須當晚即歸,臨走時,勸戒趙彥此後切不成再以軍民性命相博行事,若當日賊軍是用心逞強誘敵,結果不堪假想。並將《六甲孤虛秘法》贈送趙彥,寥敬靖亂安民之心,望趙彥善加研習、利用孤虛秘法,將來解民倒懸,造福中原。白衣男人走後,趙彥愈想愈是後怕,濟世安民與軍民塗炭,功罪僅隔一線,而究其底子,還是本身術業不精。翌日一早,趙彥便力辭請功,遂有了厥後的事情。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