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封神演義》和《西紀行》這兩部古典名著為根本,請不要拿其他洪荒小說中的故事情節來挑本書的bug。
見玉帝、王母二人默而不語,陳九公看出他們心中所擔憂的。當即起家向玉帝拱手道:“大天尊,且聽貧道一言。”
那玉帝、王母見陳九公並未躬身見禮,隻是一拱手,與當年那傲氣沖天的玉鼎真人一樣。但玉帝、王母卻不指責,也不憤怒。隻因,這陳九公背背青萍劍,代表的是通天教主,就算是見到師門長輩也有不拜之理。
拎著大斧跑出南天門,巨靈神快步來到陳九公跟前,躬身言道,“大天尊有請仙長進殿。”
聽陳九公之言,玉帝微微點頭,看起來這陳九公不似打得那般算盤,先聽聽他如何說吧。想到此處,昊天向陳九公點頭表示,表示陳九公持續說下去。
玉帝、王母聞言眉頭一皺,不得不承認陳九公說得的確是實話。截教門下雖不像闡教弟子那樣盛氣淩人,但自在渙散慣了。並且自巫妖之戰以後,截教萬仙除了自家教主以外,還在乎過誰啊?
這二位內心倒是驚駭,怕這陳九公此來求官,曰後天庭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歸位,有這陳九公在,那截教世人是聽陳九公的呢?還是聽大天尊的呢?
“速去請陳仙長進殿。”
“小神服從!”
固然此次截教大敗,但這陳九公但是順勢崛起,風頭一時無兩。在玉帝、王母這等大神通者看來,陳九公能有如此作為,必是身具大氣運,應劫而生,絕非等閒之輩。
看到這兒能夠有人要問,應劫而生?應此次大劫的不是薑子牙嗎?
轉過幾個迴廊,便到了淩霄殿前,金童執幡幢,玉女捧快意分立兩旁。金爐瑞靄,銀燭光輝。此時卻不是上朝時候,偌大的淩霄殿除了幾個侍女金童,再無旁人。
昨曰一戰,玉帝、王母看到了陳九公連番算計,將那十二金仙玩弄於鼓掌當中,並將闡教十二金仙全數擒拿。就算那元始天尊毀了一件天賦靈寶煉製十二枚護身玉符,但陳九公冇取你姓命,卻讓你生不如此。讓元始天尊這位混元賢人吃了個大虧,並且是啞巴虧。
陳九公這麼一說,玉帝和王母明白他是甚麼意義了。在天**任職,受玉帝冊封,其名會鼓吹三界。這天庭固然在賢人眼中,在大神通者內心算不得甚麼,但是在塵寰但是絕對的正統的。現在混元賢人已經不再現身洪荒,曰後塵寰帝王隻知天庭卻不知賢人。就算你是得證仙道之輩,隻要不是天庭所封,在凡人眼中也是山野道人、遊方和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