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焦急了。
寂靜了半晌,蕭老夫人歎了口氣,“但願如你所說。”
蕭老夫人忙唸了句:“阿彌陀佛!”
蕭老夫人沉吟半晌,道:“若隻是銀錢上困難些,倒也冇甚麼,隻要小公子出息,將來自有若姐兒的好日子過……你同老二籌議過了?”
紀柔坐立不安,她年紀本來就小,冇有經曆不說,一想到攝政王那凶惡的名聲……她差點兒就要哭出來。
命人籌辦齋飯,又派人去祖師殿跟著刺探動靜,蕭老夫人才轉頭問二夫人,“祝家那位老夫人可來了?”
蕭老夫人閉了閉眼,照如此說來,或許攝政王就隻是想去大恩寺上香,聽聞蕭家要去,才趁便一起……她活了大半輩子了,自發看人也是有些準頭兒的,現在對這位攝政王倒是一點兒也看不懂了。
聽著確切是樣樣都好的,二夫人很對勁這門婚事,蕭若雖是庶出,但蕭若姨娘死的早,自小便是在她身邊養大的,跟蕭蘭比天然是不如,但要說冇有豪情那是不成能的。這個祝公子她見過,長得也不錯,她也找人查過,說他讀書是極好的,中進士幾近就是板上釘釘的事!祝公子的祖父曾與內閣張閣老是厚交老友,隻等著祝公子中了進士,再加上張閣老的提攜,將來前程必然是好的!
蕭老夫民氣機卻不在這上麵,之前在宮裡時,她但是親眼看到攝政王部下那些人行事是如何殘.暴的,想著蕭玠等在寺門迎攝政王,她實在是安不下心來。喝了盞茶,才道:“本來就是預備著要住兩三日的,雪下得大倒也無妨。隻是下雪以後山路難行,叮囑大師去北院佛殿時要謹慎著些,真要不謹慎滑落到山下去,下著大雪,連人都是找不見的。”
來傳話的是蕭老夫人身邊的菊影,因此次去大恩寺蕭老夫人是交給紀柔打理的,本來一應籌辦都是有定規的,但現在攝政王俄然要與他們同往,這可該如何纔好?
蕭老夫人連佛珠也不撚了,心中驚奇不定,“隻是不知攝政王來意是惡是善?如果善,我們便儘管好生接待奉養。如果惡,攝政王想要壓死我們蕭家,那是輕而易舉之事,他又何必與我們牽涉過量?”
蕭央也很迷惑兒,蕭家雖是宗親,卻實在是極平常的一戶宗親,先帝在位時,蕭玠就從不參與眾皇子之爭,以是即便之前產生了那樣大的變動,蕭家也仍算是非常安穩的。
祝公子要想在宦海上有必然的分量,起碼還得十年,可她是等不了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