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見那匣子雖帶著古物的味道,但通身雕得百花,朵朵綻放,莞如時候在此靜止普通。她不由笑道:“爹爹送得禮品,但是這隻匣子?若不是,倒叫女兒,也生出買櫝還珠的心機了。”父親但笑不語,表示她本身開匣一觀。黛玉揣摩了半刻,方在一朵牡丹的花蕊中,尋著了構造。她悄悄一按,匣麵自藏在花底的匣縫處一分為二,帶著各自的花朵往兩邊分開。顯出匣底的紅緞,並紅緞上的一片葉狀的綠玉。說它是玉,隻因黛玉比不出彆的的物事來。它有著上等翠玉的各色長處,卻在其外,更帶著些……生命力的感受。黛玉拈起玉片欲細觀,立覺有異:如此春寒料峭之季,動手竟無一絲玉石的寒氣,反帶著些暖意,這若真是玉石,就是極可貴的暖玉了。
黛玉幾次看了看,實在辨不出這“玉葉”的真偽來,側頭問父親:“爹爹可請人看過?”
父親見黛玉驚奇之色,不由拈鬚對勁地笑了:“玉兒說的不錯,這匣子,本來就是為父送你的禮品,隻可巧,為父上月,偶得著了此物。”他說著,也傾過身子,看向黛玉手中的這片“玉葉”,“那人說是家有難事,立等錢用。纔將這家傳之物拿出來,尋個有緣人。但是怪了,大家看它都說是假的,隻得為父我看來看去,總感覺此物不俗。再者又解人急難,也就收了返來。”
第一次過這個生日與節日時,晨間與母親去花神廟酬神,苦澀的花糕味,一向繚繞著馬車,戀戀不去。偷眼自馬車的碧紗窗往外瞧,見一起上的女子,不管老幼,均頭戴鮮花,身披綵帶,真是,宿世無從可見的奇景。熱烈的氛圍,讓她覺著,彷彿,全天下的世人們,都在為她的生日,而大肆慶賀……道旁晃過一個老婦的容顏,紅斑白髮,端倪含笑,自有風味,黛玉見了,也有些發癡,心想著:女兒們,大略都是花兒作的,方是正理。
不說林府裡大家有大家的苦衷。隻道這日已到了年後的第一大節――花朝(zhao一聲)節,這天也是黛玉的生辰。
闔府的花草,均被打理得煥然一新,雖未加紅帛,卻也束了些淡彩的錦帶。父親在書房裡看邸報。見著她來,本還想因她出了院子,嗔她幾句。不想反被黛玉指著要禮品,撒起嬌來。父親架不住黛玉如此小女兒之態,隻得將前事放在一旁,捧出一隻漆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