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說到這裡定了定,言道:“眼下大事期近,你我切不成掉以輕心,萬一事情泄漏,起首遭難的就是你在西京的大兄,三娘,元吉,另有柴紹。至於王威,高君雅二人,我看已是鐵了心了,和我們不是一起,必須早日設法撤除,以免除後患。”
李淵聽到這裡,喜色微平言道:“她這性子也不知像誰,既出世閥閱之家,即必須知婚事不成以本身做主的事理,務以家門之興為重,她再如何重交誼也要當在家門以後。”
李淵雙手負後,言道:“突厥乃是今後勁敵,現在不成與之爭鋒,我已上書降伏始畢可汗,想來無憂。突厥一去,劉武周自去。至於李重九。”
李淵聽了言道:“細心說來,若不可此後出兵,我都不會以你為大將。”
李世民言道:“李密為趙郡李閥以後,眼下又有山東反王之助,其勢很有能夠介入天下。”
李淵聽了言道:“小孩子莫放大言,諸葛武侯也是你敢嘲笑的?”
“眼下李密其部都在河北,如果一旦取河內而入關中,那我們取關中的打算就失利了,而李密如果不取關中,轉而運營河北,山東,那麼將來如果我取了關中,我們兩家就是二分天下,重演前朝周齊爭霸之事。以是獨一隻要讓李密去取河南,入東都,如此朝廷在西京的兵力,就不得出關東向救濟東都,如此關中就空虛了,以是必然要讓李密南下打東都。”
李世民聞言言道:“孩兒不知。”
李淵笑道:“你這麼說,是因為你不體味李密,我與李密當初在東都時多有交遊,他自稱五陵後輩,是一個如何樣的人,我怎會不曉得。”
李淵聞言長鬚微微顫栗,言道:“不答允也無妨,我也不過是穩住他就是,莫非還真的嫁一個女兒去。何況現在他權勢還太弱,薛世雄,宋金剛,劉武周任何一人都能夠製他,不敷為慮。”
李世民言道:“以我的體味,李重九他應當不會答允,當初拒婚,又添是晉陽宮之事,恐怕不是誰能夠忘得。”
李世民言道:“那突厥,劉武周,李重九,李密如何呢?”
李淵提及這個名字,麵上閃出一抹龐大的神采,言道:“派殷開山再去一趟,奉告他如果情願,我們仍可覺得翁婿。”
新募的上萬士卒殺聲震天,這些士卒都是馬邑,婁煩郡為劉武周破後,從北郡南逃的百姓。這些百姓素在邊郡餬口,民風彪悍,很多人當初都從征過突厥,以是略微練習一下便可成為一支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