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佛道之爭[第1頁/共3頁]

“還能是誰?天然是羽士了。佛道之爭已有百年,何況雞鳴寺原是道觀,是前秦時大德和尚搶來的。”蘇幕遮道。

虛在一旁作解釋,道:“大德和尚原是橫行北地冀州的悍賊,擅使六十三路斷門刀,後被吾師雲遊時教養,皈依了佛門,他便將六十三路段門刀融入到了佛珠中,是以招式淩厲,仍然狠辣。”

他順手抓起一份茶點,扔到嘴裡,興趣頗高問道:“這是要打起來了?可惜,先前的嘴仗未看到。”

正聊著,倆人拐到前殿走廊,恰都雅見殿外寬廣的院子裡,一群青衣和尚手執棍棒與一群手執長劍的羽士瞋目對視。

道長反應也快,見來不及自救,乾脆拚個兩敗俱傷,長劍向右撩起,如龍擺尾,掃向和尚下肋。

兩邊雖有禁止,打下去不致命,卻也難逃重傷之厄。

“道常有為,佛本偶然,卻猶此黨同伐異,殊可歎也。”曾棘奴感慨一聲。

他們圍成的圈子內,蘇幕遮先前見過的眉高鼻尖,近似胡人長相的老衲人正與一著淺藍色道服,腳踩草鞋的羽士對峙,看模樣倆人是來遲了,羽士與和尚已經打足了口水仗,要拳腳相向了。

胡人長相的大德和尚以脖子上的掛珠為兵器,耍起來虎虎生風,盛氣淩人,毫不似一和尚應有的工夫,半份禪意也無。倒是那羽士,長劍在手,動若水,靜若鏡,應若響,一看便知深得道法天然。

蘇幕遮連呼“使不得”,將他扶起,商定明日由洛危樓前去王府取劍,趁便將他那師弟領走後,四人才又坐下來,喝酒用飯。觥籌交叉之際,空山鳥輕語,輕風緩緩來,說不出的舒暢,直到前山雞鳴寺內,僧敲梵鐘“咚”的顫音陣陣傳來,方突破了斷崖上的沉寂。

虛正要施禮,被蘇幕遮揮手止住了。

“草木皆有靈,是以方有治病的藥石之方,或許井下有位草木之神也說不定。”葉秋荻站起家與蘇幕遮分開胭脂井,走向寺廟大殿,又道:“水乃寒,蘇方木又入足厥陰、手少陰、足陽明經三經,若井水中當真有石榴、蜀葵花及蘇方木成分,對癰腫瘡瘍、創傷出血、解血破瘀有奇效,當真是一井好水,建康香客拜它也不是無啟事的了。”

樓觀道與佛家辯論,可謂是針尖對上麥芒了。

葉秋荻常與草藥為伴,鼻子靈的很,她在井沿輕嗅,道:“這胭脂香彷彿由石榴、蜀葵花及蘇方木等草木香異化。”

但大德和尚當年能橫行冀州,自是有一番本領的,他曉得本身弊端,一向留有後招。待道長青鋒斜刺被他側身躲開,來不及收劍之際,大德和尚趔趄著身子,原在右手的佛珠出乎料想的在背後轉到左手上,順勢一劈,龍眼大小的佛珠裹挾著雷霆之威甩向道長。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