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房,趙氏正在和薛老爺子嘮昨兒的事。
“大伯還要去私塾,狗子你好好養病,你這孩子啊就是心機多。”歎著氣拍了拍侄兒的肩膀,薛青山才撩起門簾子走了。
她忙把木托盤放在方桌上,上前來看他:“但是好了些?肚子餓不餓,姐給你端些粥來吃。”
“可你瞧瞧他鬨了多久?昨兒一場又是一百多文冇了,你要在地裡累多久才氣賺來這一百多文!老邁前兒又要走了兩百文,說是同窗家裡有人過壽,客歲剛鬨了災,稅子不見免一星半點,反而又減輕了。這目睹老邁說要送俊纔去鎮上讀書,又是一筆錢的花消,你有多少家底經得起這麼折騰!”
招兒頓時笑得更高興了,拿了個玉米餅子塞給他:“快吃,中午姐給你燉雞蛋吃。”
她坐了起來, 抬手去摸了摸小男人的額,肯定不燙手了, 才輕手重腳地穿上衣裳,下了炕。
見婆娘心疼成如許,薛老爺子坐直了,在炕桌上敲了敲煙鍋兒,斜了她一眼:“狗兒花一百文你就心疼了,老邁管你要錢你就給?不是我說你,你是做人爹孃祖母的,也彆偏得過分,冇得讓上麵幾個小的鬨衝突。”
不是薛老爺子瞧不起本身的孫子,而是狗兒這孩子實在和俊纔沒得比,也比不了。好強是好的,可總也要看看環境。
此時院中早已有人起了, 是三房的周氏和其長女薛桃兒。
賣力做飯的那一房,不但要賣力一家長幼的吃喝,還要服侍家裡的牲口。薛野生了兩端大肥豬,每日光服侍這兩個祖宗,就不是一件輕鬆的活計。更不消說還要餵雞、擔水,砍柴了,以是這一天做家務的這房女眷,是不消下地乾活的。
薛青柏是個誠懇的莊稼男人,分歧於家裡其他兄弟都有彆的技術,他就隻會種地,以是一門心機都撲在地上。薛家攏共三十多畝地,現在就指著他和薛老爺子以及老四薛青槐種。
晨光微熹, 天方拂曉,餘慶村的村民大多數都起得很早。
薛家的男人個頭都大,以是薛青槐也遺傳了一副高大的身板。
而裘氏自打生狗子後,身子骨就不好,又是大夏季,招兒為了酬謝二房兩口兒的恩典,便自告奮勇地給狗子洗尿臟的衣褲,自此開啟了童養媳的生涯。
正值春耕之時,一年之計在於春,這時候如果懶怠了,到了春季收糧的時候該是要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