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瑤開端陣痛的動靜傳來,常潤之便擱下了筆,去看老太太。
以是常潤之倒是不消去應酬那些個官太太,她當然樂得輕鬆。
常潤之扶著小韓氏走著,聽小韓氏輕聲對她說:“往年不見聖上起用瑞王,你大姐姐日子還過得舒心。現在瑞王在聖上跟前的職位高了起來,那些個有花花腸子的,想必心機也開端活泛了。送女人皋牢乾係這類手腕,一向都是很有效的,就連你父親曾經也收到過如許的女子,幸虧老太太讓轉送出去了,倒也冇在府裡激起甚麼水花。”
幸虧侯府大奶奶趙青瑤分娩,轉移了小韓氏的重視力。
小韓氏聽著她說的話便笑了起來:“甚麼事兒到了你嘴裡邊,那都是功德兒。”
常潤之聽得出來小韓氏語氣中猶帶的一丁點兒抱怨,輕聲道:“大姐姐固然少有返來,可倒是想著太太和老太太的。我與大姐姐見麵的時候也未幾,可每次都能聽她提起家裡人。等大姐姐得了空,必然會回府裡來的,太太放心等著便是。”
來稟報的丫環道:“太太已經去大爺院兒裡了,讓奴婢來同老太太和三姑奶奶說一聲。那邊兒恰是亂的時候,太太讓老太太就彆疇昔了。太太說,等大奶奶生了,太太再親身來給老太太報喜。”
小韓氏憂愁瑞王府,常潤之何嘗不憂愁?隻不太小韓氏憂愁的是常沐之作為一個女人和老婆的將來,而常潤之憂愁的,倒是瑞王作為天子的兒子、端莊的王爺的將來。
常潤之開端了在侯府和皇子府來回閒逛的日子。
抄佛經這事兒,還是常潤之前次被老太太從莊子上急召返來後,自發領罰抄佛經後喜好上的一種打發時候的項目。
也難怪小韓氏嘀咕起這事兒。
“那倒是。”小韓氏點點頭,又對常潤之道:“到底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沐之更是皇家媳婦兒……她不回侯府來,我也不好經常上瑞王府去找她,免得讓人說閒話。你現在也出嫁了,和沐之既是姐妹,也是妯娌,再者瑞王和九皇子向來親厚,你如果冇事,也替我往瑞王府多跑跑。”
老太太本來閉著眼睛撚著佛珠,這會兒早已睜了眼,對那丫環點點頭道:“歸去奉告你們太太,就說我曉得了。讓她好好安排著,這但是我們侯府第四代頭一個孩子,務需求經心些。”
老太太正在誦經,常潤之則在一邊兒坐著抄經。
小韓氏低歎一聲:“說到底,瑞王府後院裡的人也實在是未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