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看看這些北莽的俘虜,彆走神,都看細心了……”
如果現在再來一首激昂的戰役神曲共同,在王安看來,就算讓這些人當場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估計也不帶躊躇的。
這些熱血上頭的大炎“懦夫”們,滿腔報國殺敵的熱忱得不到宣泄,一個個都把目光聚焦在那些俘虜身上。
“好!陛下說的好!”
無人答覆,炎帝持續自顧自說道:
“我們不缺勇氣,也不缺氣力,隻缺一個認清對方的機遇和究竟,時來六合皆同力,有瞭如許的信心,我大炎高低必將無所害怕,橫掃統統來犯之敵……”
一針針的強心劑打下去,幾近統統百姓都變得熱血沸騰,嗷嗷吼怒,恨不得現在就歸去抄傢夥,跟著大炎軍隊一起殺往北莽。
炎帝站在九龍輦上,拿這群俘虜當例子,幾次論證大炎人的強大英勇,以及北莽人的各種軟弱無能。
隻見他微微挺身,如萬仞山嶽拔地而起,氣勢沖天,目光傲視,袖手之間,有俯視江山的英姿。
炎帝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一看機會差未幾了,抬手製止人們出聲,指著那些北莽俘虜持續慷慨陳詞:
最後得出結論,一個月後出兵北莽,王者之師的大炎必勝。
“打倒北莽,馬踏王庭,揚我大炎國威……”
值此國亂歲凶之際,天雖不予,尤能存命,何如北有虎狼惡鄰,寇我邊陲,欺我邊民,我大炎縷縷談判不止,反而變本加厲,更加殘暴。
所謂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今朕欲派十萬雄師,馳援北疆,與邊塞將士會師,一同征討北莽,劍鋒所向,搏鬥鷹犬,驅除賊寇,為我大炎再開承平六合……”
今有北莽大將,前後陳兵二十萬,來勢洶洶,企圖犯我國土,擄我百姓,大雁苦寒,唯有十餘萬將士苦苦支撐,情勢危急,刻不容緩。
信賴過了明天,都城裡那些反對出征的雜音,應當很快就會銷聲匿跡。
炎帝一番收場白說完,四下頓時鴉雀無聲,每小我都下認識豎起耳朵。
比現在天。
身為一個成熟的帝皇,早就過了隨心所欲的年紀,炎帝所做的每一件事,背後都有深意。
深吸口氣,炎帝隨即朗聲而出:“蓋聞明主圖為以製變,忠臣慮難以立權,自朕擔當大統,定國號大業,爾來十有八年矣。
不幸這群北莽俘虜,在一片吃人的目光中瑟瑟顫栗,終究感遭到了大炎人的“殘暴”。
然,人有朝夕休咎,天有不測風雲,高傲業十六年以來,祭奠不順,風雨不調,先是旱情,又來水患,今歲蝗災複發,三災頻至,荒我地步,毀我糧食,乃至路有餓殍,民情洶洶,四方擾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