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三小我不但不是軟柿子,還是典範的硬茬兒。看他們現在這副有恃無恐尾大不悼的神情就能曉得,他們底子冇把“不管事不作為”的中郎將薛紹放在眼裡。
盧思義頓時帶人去找,因為早就摸清了千騎這些人的路數,很快利市到擒來。三個光綁子的醉漢連同三個衣冠不整的女子,一同被拎到了點將台前。
薛紹看了一眼站著的那三個光幫子大漢,蕭至忠頓時就遞上來一份書卷,上麵寫著他們的統統質料。
蕭至忠的軍規讀完了,拱手退下。
但是這件事情對千騎的人來講,彷彿是習覺得常,幾近都處於半公開的狀況了。千騎的人都有本擁有門路,和守城的羽林軍乾係打理得非常不錯。千騎們哪怕是半夜裡從平康坊帶女人返來,羽林軍也會悄悄的給他們開城門。
“是。”蕭至忠再度站了出來,遵循軍規一條條數落下來,給崔清風等三人列舉了十幾條罪行。小的罪行有軍容不整、鄙視官長、軍中酗酒、迴避練習,大的罪行有私逃離軍、攜妓入營、夜越皇宮、私闖禁內。
“呃――”崔清風掙紮著從地上爬起來,先是打了一個臭氣薰天的酒嗝,然後笑嘻嘻的道:“薛將軍,我們喝多了,睡過了。”
“你們三人,為何不來調集?”薛紹安靜的問道。
坐著的大漢名叫崔清風,三十多歲,在千騎組建之初就插手了軍隊。固然混到明天也隻是一個連品銜都冇有的火長,但因為資格最老春秋較大再加上出身於清河崔氏大姓,是以在千騎當中具有很高的聲望。固然他是個淪落到放逐的大姓世家的敗落戶,但他也還是有一些人際乾係的,左奉宸衛的千牛備身崔賀儉是他的堂弟,兩人常有來往;同中書門下三品崔知溫,則是他的族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