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東門不通[第2頁/共3頁]

守門軍官的臉變得莊嚴了,單腿跪地行了一個軍禮以後,小跑著去調集軍隊,傳達城主大人的號令了。

昔日寬廣的大街上擠滿了避禍的人群,老百姓們扶老攜幼,趕著牛、抱著雞,張張的趕奔東門。路上哭爹喊娘、呼兄喚弟之聲不竭,植物的鳴叫,人群的呼喚,各種聲音交雜在一起,場麵混亂非常。

“但是,城下的百姓...”守門軍官望著城裡擠作一團的人群,有點躊躇。

怎奈將軍大人既然不想讓城裡人逃出去,鬆尾知縣也就隻能徒呼何如了。好不輕易仗動部下這幾十個身強力壯的遊勇擠出一條路,終究趕到東門的時候,卻被東門守軍奉告:東門外也有明軍扼守!

到底是一縣之長,危構造頭還算有幾分派頭。帶著幾個遊勇順樓梯登上城頭,手扶城垛口向下一看,還是阿誰間隔,約莫百步以外,一二百大明軍隊正在嚴陣以待!從士氣上看,這些人都是真正的鐵血甲士,軍紀嚴明,兵甲森嚴!再向四週一看,嗯?這東門內裡彷彿隻要這一兩百人,視野以內底子看不到其他軍隊!

跑出去十幾步以後,昂首籌辦看看路,卻吃驚的現前麵幾十步以外是頂盔掛甲,全部武裝的明軍,這些明軍身上穿的盔甲好威風呀!你看他們手裡的長矛,全都整齊的矛尖衝外,就像一隻龐大的刺蝟一樣,那些長矛的尖,映著太陽的光,一閃一閃的,直晃人的眼睛。明軍的旗號也和城裡的旗號不一樣,看起來彷彿更美妙。另有這些人的個子,他們裡最矮的人都要比城裡最高的人還高,他們的身材是多麼地壯碩,麵孔是多麼的俊美,這些人是如何湊到一起的呀?

“翻開東門,隨本知縣一起殺退敵軍!”

“全數後退!不然格殺!”前排長矛手的前麵一名軍官揚刀大吼。

鬆尾義夫麵前一黑,幾乎暈倒。幸虧身邊一個叫信長的遊勇扶了他一把,纔沒有跌倒。中間有人遞過來酒壺,知縣大人就著壺嘴喝了兩口,纔算壓住這份驚奇。

“吱呀呀--”

心胸盪漾,滿心豪傑主張情懷的鬆尾義夫,帶著百口長幼,翻開家裡的後門,一群人吃緊忙忙的趕往東門而去。

唉!早曉得,這些年甚麼也不乾,我就專修路好了!十五世紀初的倭國臨海知縣,出的感慨倒是正在對他的縣城動打擊的阿誰國度,幾百年後纔開端乾的事,這不得不再一次證瞭然某一名先賢說過的話:戰役令人類進步!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