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一聽名字,不由驚奇道:“你父但是原西軍五路都統製,熙河路經略安撫使,官拜節度使的劉仲武劉老相公?”
現在,行凶現場中心隻剩下嚇懵了的少女、提劍的年青男人,另有趙桓及幾個貼身保護侍從,行人早已逃離一空。
這一日,趙桓穿了件藍色寬袍博帶便服,頭戴高統尖頂學士帽,打扮成了墨客的模樣出了太子府。
一名禁軍小校壯起膽量,舉起皇城司的令旗收回警告,男人們奪過令旗扯得粉碎。一聲呼哨,縱馬疾走,百姓或被撞倒,或被打傷,哭聲、叫聲、喊聲,一片慘相。
想獲得官家的歡心和厚賞,絕非易事啊!
隻見年青大漢敏捷舉劍,閃電般一揮,一道白光閃過,三條馬鞭齊齊被削斷,斷鞭散落一地。金人惶恐。
聽了錢康的建議後,趙桓如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固然這主張並不高超,但尚可一試,一則可訪名流,二則也能趁便賞識賞識東都城內的民風情麵和歌姬舞女,見見世麵。
為首的阿誰行凶者,身高七尺不足,似狼如虎,在馬背上哈腰伸臂,從一片惶恐聲中,擄起阿誰早已嚇得花容失容的斑斕少女提上鞍去。被擄的少女雙手不斷地揮擺,收回悲切的呼救聲。
俄然,不遠處驚叫聲炸起,人群動亂,趙桓昂首望去,街道上飛奔著幾匹高頭大馬,向一個身姿美好,麵貌靚麗的女子衝去。街道上巡查的幾個禁軍士卒上前勸止,立馬被馬背上的男人甩起馬鞭抽得打滾跑開。
本欲抽刀再戰,一雪熱誠,見越來越多的皇城司禁軍士卒朝他們圍來,曉得這裡是宋人的地盤,不敢持續膠葛,嘰裡呱啦大聲怒罵了幾句後,紛繁控馬倉促逃去。
見太子還在深思,錢康持續勸道:“殿下,俗話說,江湖當中臥虎藏龍,人才輩出。就是在盛唐之時,那李白、杜甫諸公也未曾落第,以是蒼海遺珠是能夠的。就在哲宗時,有一柳三變,暮年進士落第,沉淪於花街柳巷,與歌妓樂工為友,寫了很多曲調,傳播甚廣、連哲宗天子都聽過他的詞。
年青男人縱聲一笑,道:“大名談不上,俺叫劉琦。”
趙桓走在人群中,目睹四周的狂歡極樂,目睹著東京這座繁華都城,非常感慨,誰能想到短短兩三年後,這做繁華敷裕的都城就會被一群蠻橫的金兵攻破,掃蕩一番後,變成一堆堆殘瓦廢墟呢!
就在這時,人群中忽地跳出一名身著一領單青拈邊戰袍,頭戴青紗抓角巾的高大男人,揮起一劍截住行凶者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