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地鴻蒙,誰為情種?俄然間想起了《紅樓夢》,在圖書館漫步的時候,適值不巧的跑到了堆積了《紅樓夢》各種批評的處所,張愛玲的《紅樓夢魘》,周汝昌的,也不曉得有冇有劉心武的……

黛玉出世江南王謝望族,世代封侯,鐘鼎之家,卻也是書香傳世,而林如海更是探花出身,也難怪黛玉詩卷氣質非常人能比,饒是賈府三春卻也不過是寧榮二府的第四代的子孫,所謂一代看吃,二代看破,三代看讀書大抵就是如此了。但是三代出貴族,隻不過是貴族的架子罷了,恰是冷子興所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罷了。所謂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約莫就是如此了……但是,出身明顯高出一頭的黛玉,初入賈府卻也是步步謹慎,唯恐落人笑柄,不由讓人歎憐……寄人籬下,約莫便是如此了。而兩位孃舅,本身的依托卻未曾見到,也不知曹公這是為何如此安排,隻感覺冇孃的孩子傷不起,直心疼黛玉為何恰好來到如此亂世,卻還賴著人間最肮臟的處所走這一遭……寶黛相見且聽下回……

跋文:滿紙荒唐言,一把酸楚淚。都雲作者癡,誰解此中味?記得初中時就傳聞這麼一句話: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仲春花……紅樓夢增刪無數,纔有本日這等,不免想借用白石白叟一句話:原為青藤門下(徐文長)嘍囉……

李之儀的《卜運算元》寫到: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情幾時休,此恨何時已?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那江水碧蕩,隻讓我想起這首傳唱千年的詩詞……賈雨村船頭吟詠: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簾內待時飛……先人無數解釋,此中一說是寶玉被押獄中,寶釵下嫁賈雨村(賈雨村表字時飛),我對於《紅樓夢》不過是興趣使然,體味談不上,解讀更是匡論了,隻不過看了諸家解釋,最後卻不過一笑了之……張愛玲說人生三大憾事: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骨,三恨紅樓夢未完……最後這一恨,不知引發了多少人的共鳴呐!

這一集恰是小說的第六回,劉姥姥討餬口的不易,王熙鳳的成心偶然留暴露的鄙夷之意,無不歸納的淋漓儘致。電視中劉姥姥和板兒在用飯時的狼吞虎嚥,與第一集合甄士隱、賈雨村吃螃蟹時的文雅安閒,可謂是光鮮的對比。

繁華不知樂業,貧困難耐苦楚。不幸孤負好光陰,於國於家有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