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名奪利幾時休?夙起遲眠不自在!
猴霸道:“據你提及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門徒,也不計其數,見今另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巷子兒,向南行七八裡遠近,便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這男人,甚不通變。我方纔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倘使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買賣?老母何人奉侍?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於南贍部洲,串長城,遊小縣,不覺□年餘。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外洋必有神仙。單獨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偏訪多時,忽見一座高山娟秀,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豺狼,登山頂上旁觀。果是好山:
祖師道:“既是逐步行來的也罷。你姓甚麼?”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隻是陪個禮兒就罷了。平生無性。”祖師道:“不是這本性。你父母本來姓甚麼?”猴霸道:“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霸道:“我雖不是樹生,倒是石裡長的。我隻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倒是六合天生的。你起來逛逛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鬆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義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傍,乃是個子係。子者,兒男也;係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王傳聞,滿心歡樂,朝上叩首道:“好!好!好!本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喊。”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撥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霸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合法‘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恰是:鴻蒙初辟原無姓,突破頑空須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