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頃間,隻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內裡走出一個仙童,端的風韻英偉,相貌清奇,比平常俗子分歧。但見他:

猴霸道:“據你提及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門徒,也不計其數,見今另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巷子兒,向南行七八裡遠近,便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這男人,甚不通變。我方纔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倘使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買賣?老母何人奉侍?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貴爵。

這猴王整衣端肅,隨孺子徑入洞天深處旁觀: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儘那靜室幽居,直至瑤台之下。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公然是:

猴王傳聞,隻得相辭。出深林,找上途徑,過一山坡,約有七八裡遠,公然瞥見一座洞府。挺身旁觀,真好去處!但見:

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撚就之紗。腰間繫環絛,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搓就之爽。手執衠鋼斧,擔挽火麻繩。扳鬆劈枯樹,爭似此樵能!

那孺子出得門來,高叫道:“甚麼人在此搔擾?”猴王撲的跳下樹來,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個訪道學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擾。”仙童笑道:“你是個訪道的麼?”猴霸道:“是。”孺子道:“我家師父,正才下榻,登壇講道。還未說出啟事,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內裡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歡迎歡迎。’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孺子道:“你跟我出去。”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