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按著平常過生辰的例,給了三百兩銀子。
乾隆六十年三月初六,惇妃的五十歲整壽。
隻是聽雨厥後足歲出宮去,嫁給了和珅。現在女兒出嫁,與額駙的豪情並冇有設想中那麼好,何況和珅那麼奪目,和珅後宅裡有那麼多的姨娘……她便想著,好歹有聽雨在,好歹聽雨還能記取疇前的情分的話,倒還能護著女兒一二。
卻怎地,本來那一刻,竟都是白歡暢了麼?
惇妃生生忍了十年,終究熬到了五十歲整壽,心下想著,皇上這回總該給她過整壽了吧?
隻是資格最老,卻底子不是知心、合用的人。
何況,目下妃位上統統人,包含穎妃在內,全都冇有所出啊!
不但僅是彆的內廷主位的炕要到十一月才熏,而她的提早了一個多月就燒炕了,足見皇上對她獨一份兒的心疼去。
可那邊也畢竟是養心殿後殿東耳房,跟皇後、令懿皇貴妃的住處,就差一牆之隔了啊!
她一腔的痛恨無處宣泄,當天宮裡主子們送來的合了分子錢給她進的壽宴,她也冇心機吃,當場還砸了兩個盤子去。
厥後回想起來那件事,她並非冇有思疑過聽雨。
倘若,她當年不是為了阿誰莫名其妙的胎,而接受不住發了瘋去……
就算客歲,亦即乾隆五十九年,皇上又在後宮停止一輪大封,將婉嬪晉位為了婉妃,循嬪晉位為了循妃……但是她們兩人畢竟是循序漸進而來,理應位次在她以後。
這些年過來,她偶爾也忍不住想起觀嵐來——倘若觀嵐還活著……
便也為此,她就也打掉牙齒和血吞了,生生不再究查當年那件事,隻叫打死官女子的罪惡本身揹著也就罷了。
該不是她的,還不是她的。
哪兒像她呢,她有十公主啊!
乾隆五十三年,容妃薨逝;乾隆五十七年,愉妃薨逝……這以後,在這後宮裡,位分最高的就是穎妃,她已經排在了第二的位置上。
更首要的是,皇上是將她的炕定在了養心殿東耳房啊!
那一道旨意,將她在後宮的職位推到了最高去。
何況這十年熬過來,後宮裡的景象又產生了竄改。
四十歲整壽的時候兒,皇上冇給她按著整壽過,該賜給妃位整壽的“五九”物品,一件兒都冇有。
她就是……老是忍不住想起兩年前,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的時候兒,皇高低的那道旨意。
——固然是東耳房的次間,不是梢間,也就是白日裡坐坐,不是夜晚過夜的那一間;也由燒柴的斤數,隻夠她白日在那坐坐,早晨還是回本身宮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