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故宮分家[第2頁/共3頁]

“青銅器方麵如何樣?”這是吳天緣最體貼的題目,乾係到青銅編鐘的互換難度。

“很多朋友喜好問我一個題目,兩家故宮誰的藏品更短長?”

“彆的北京故宮還藏盆景1442件,匏器590件,而台北故宮無此保藏。至於宮廷類文物,這個更不消比了,故宮是天子的故鄉,代表皇權的典製文物到皇家平常餬口用品文物,無所不藏,我們這裡少的很!”

吳天緣一聽內心一涼,人家都說是鎮館之寶,估計互換的概率很低。就算是台灣體製寬鬆一些,那也不會等閒拿國寶互換。看來隻能找機遇借展,或是結合展覽,才氣湊齊九件青銅器。

“本地故宮藏曆代銅器1.5萬餘件,此中先秦青銅器約1萬件,有銘文的1600餘件;台北故宮保藏有5615件青銅器,先秦有銘文的約500件。兩岸故宮青銅器都以傳世品為主,每一件都是重器。台北故宮藏品的總量和佳構數量都較少,但毛公鼎、散氏盤、東周編鐘等重器則非常馳名。”

“台北故宮主方法受的是清宮舊藏曆代書畫,而18、19世紀的“揚州八怪”、“京江畫派”、清初的“金陵諸家”、“四僧”等很多流派的繪畫和書法為清宮所缺,現在已是國之重寶。”

“我們前院長周功鑫也對這個題目作體味答:簡樸一句話說,有些搬不走的東西,也是國寶。當年文物南遷有考量。對台北故宮來講,宋元繪畫作品、清琺琅彩比較多。而清朝人物圖象都在北京。並且本地故宮博物院的大堆瓷器碎片都是寶,比方乾隆“三希堂”中的兩帖都在北京。能夠說本地故宮最大的鎮館之寶就是紫禁城,全天下都找不到第二件,以是兩個故宮的文物各有特性罷了。”

吳天緣研討過那段汗青,出了老蔣以外,另有小我也決定了當時文物搬家,他就是溥儀!

胡館長開打趣道:“如果純真比較藏品數量的話,本地故宮無疑完勝。如果比較佳構的話,就要說道說道嘍!”

胡館長客觀的評價道:“就宋朝繪畫而言,台北故宮的山川畫珍品多於本地故宮,但那邊的人物畫珍品則占有首要職位。本地故宮繪畫藏品種類較全麵,除卷軸畫外,還藏有版畫、年畫、清宮油畫、玻璃畫、屏風畫、貼落等,這些是台北故宮所貧乏和不敷的。”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