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青認出了玉梔便是那日淩晨幫手的小丫環,卻不肯說穿,引著玉梔和清茶進了翠微居,徑直往東偏院楊媽媽住處去了。
玉梔漸漸把話題引到了月銀上:“愛梅,你存了多少月銀了?”
玉梔想起舊事便刻骨的恨,不肯多提,笑眯眯道:“為了供我哥哥讀書,爹孃就把我給賣了。”
玉梔悄悄捏了捏她的手:“愛梅姐姐,感謝你,這件事我們就爛在肚裡吧!”
再看看那對繡花坐墊,她心中更是對勁,看向玉梔的眼神非常馴良――玉梔這個小女人,活做得好且不說,並且不是一個貪小便宜的人,心機也巧――這對坐墊恰好放在二公子書房的圈椅上,真是不錯!
玉梔微微一笑,道:“八月一兩,玄月一兩,我統共存了二兩銀子了!”
清茶忙屈膝行了個禮:“愛梅姐姐好!”
楊媽媽把白綾襖重新疊好放在一邊,讓玉梔和清茶在她身邊坐下,問起玉梔和清茶的出身。
愛梅笑眯眯地比了一個十,道:“我存了整整十兩銀子了!”
她不由有些驚奇――郡王府甚麼時候出去了這麼仙顏的女孩子?
愛梅送玉梔和清茶分開,到了大門口,她握住玉梔的手悄悄道:“感謝我吧,我但是為了你纔出頭的……”
楊媽媽倚著靠枕歪在錦榻上,細細看了玉梔一番,問道:“會做針線麼?”
玉梔含笑道:“些許活計,媽媽不嫌棄就好。今後如果有活,媽媽固然叮嚀。”
愛梅忙出去叫玉梔。
夏媽媽見楊媽媽如此,會心腸笑了,指著玉梔道:“這是金媽媽從彆莊送來的,現現在分到了淩霄院退役,也是服侍二公子!”
清茶是家生子,一家人都在王爺的莊子裡乾活,不管是男孩後代孩子,到了春秋就送進王府退役,倒是冇甚麼可說的。
夏媽媽和楊媽媽都是王府內院的管事,如果這兩位媽媽對她的印象好,她在郡王府的日子也會好過些。
玉梔與清茶一起跟著愛梅去了堂屋。
冇想到淩霄院和翠微居不過是隔了一道牆,大門的朝向卻大大分歧,玉梔和清茶竟繞了好一段路才趕到翠微居。
她天然曉得,愛梅是在幫她,是以不欲拖累愛梅。
楊媽媽不由感喟,道:“我們大周就這點不好,彷彿兒子都是天上的玉輪,女兒就是腳底的泥,為了兒子,女兒能夠隨便發賣,唉!”
楊媽媽是二公子的奶孃,倒是王爺的人,一貫分擔淩霄院的事情。
得知清茶是夏媽媽安排擠去的,楊媽媽這才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