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感喟道,“李貴妃為了討皇上您歡心,借宮宴名義,讓武城侯夫人帶頭捐贈,那些大臣夫人也隻能跟著捐。”
“叫我如何能不活力?!”李貴妃咬牙道。
李貴妃敢劈麵指責皇後表裡不一,足見她說的是真的,理直氣壯。
皇後和李貴妃齊齊福身退下。
李貴妃要的就是皇上過問,她望著皇上道,“皇上,臣妾執掌鳳印,代替皇後管著後宮,這麼久哪出過甚麼忽略?”
不告皇後一狀,李貴妃心底不舒暢。
皇上坐在那邊看著李貴妃和皇後唇槍舌劍,心底跟明鏡似的。
皇後發起把捐贈的金飾還歸去。
出了禦書房,李貴妃懶得和皇後多說一句,扶著宮女的手就走了。
“臣妾不好明下落貴妃的麵子,但這些捐贈由皇上您再賜歸去,也顯得皇上為臣子著想,這並不衝突。”
不過李貴妃也不是好惹的,能和皇後鬥這麼多年,還能穩居貴妃之位,足見一斑。
但是曉得冇有效,李貴妃被皇後襬了一道,都不敢明著告狀,可見冇有證據。
這些話又傳出了宮。
皇後冇想到李貴妃會來,她道,“如何叫我會拉攏民氣?”
皇上信手翻了一頁書,撇了皇後一眼,“宮宴散了?”
“臣妾失了鳳印,說話也不管用了,但李貴妃此舉,無疑隻在逼那些大臣貪墨啊。”
李貴妃一邊走一邊罵。
“今兒宴請那些大臣夫人是之前便定下的,冇有捐獻之意,是臣妾宮裡的一賤婢給臣妾的兄嫂傳話,讓她帶頭捐獻……。”
為了能有錢哄皇上歡暢,隻能收受賄賂貪墨了。
冇錢捐,怕惹皇上不歡暢,宦途受損。
就算皇上寵嬖她,冇有大臣支撐,皇上也不會立三皇子為太子,冇想到竟然是皇後在背後拆台的。
不但是皇後,皇上也聞聲了。
“娘娘消消氣,彆氣壞了身子,”宮女勸道。
皇後咬著牙道,“還多虧了貴妃mm信賴我。”
而一有天災天災,就要他們捐贈,並且捐一次不敷,還要再捐。
宮裡頭可冇有甚麼事瞞得住的,一陣風就能刮到各個角落。
皇上看著皇後道,“朕固然讓李貴妃代替你管著鳳印和後宮,但你還是皇後,李貴妃做的不對之處,你該直接指出來,而不是放縱她錯下去,那些金飾既然已經捐獻了,就不再還歸去了,都退下吧。”
公公攔下李貴妃要進禦書房稟告,被李貴妃一把推開。
這是好人讓她來當,獲咎了那些貴夫人,然後她再來講服皇上,把金飾還歸去,顯得她做事思慮全麵,麵麵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