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嗎?”來興兒承諾得如此乾脆利落,大大出乎李啟的料想以外,“本王有言在先,這件事純屬本王私意,與朝廷軍政無關,即便你辦成了此事,也未見得有甚好處,你可要想好了。”
“你猜得不錯。若非父皇選中你潛往涼州辦差,關於這件事,本王隻怕還想不起要下落到你的頭上。林樹林大人,你還記得嗎?”
李啟挺身站起,走到來興兒麵前,盯著他的眼睛問道。
“王爺,關於鄙人率軍前去王屋山緝捕叛首李舒的前後顛末,當長安尚未淪亡於吐蕃人之手時,鄙人已向貞懿皇後詳細稟告過。”來興兒不卑不亢地答道,“鄙人也堅信,娘娘當時回宮後定會將其中真相照實地稟奏給當今聖上。王爺既是為了這件事傳鄙人來見,鄙人冇彆的可說,隻要一句話要向王爺稟明:來興兒決不會為了一已之私做出有違天下公義的事情。”
想到這類種的不當之處,來興兒麵露難色,不由躊躇起來。
(求訂閱,求月票)來興兒聽柱兒提及睦王李啟有要事傳本身過府相見時,本來覺得他是為了本身將要奉旨潛往西疆的事有話要叮嚀本身,兩人見麵後卻聽李啟開口便問及王屋山之事,心念一閃,已是大抵猜到了他的企圖,並不急於答話,隻神采淡然地等著李啟主動點明主題。
一來他此次奉旨西行的首要目標,是為了與暗伏於涼州境內的駱元奇殘部獲得聯絡,對吐蕃馬隊的首要保障基地――隴右監轄下的廣漠牧場和所牧馬匹實施粉碎,從而大大減輕吐蕃馬隊對帝都長安構成的威脅。而要想完成李啟交代下的這件差使,就必須前去間隔涼州數千裡以外的邏些,暗中設法救林樹出城,二者當中完成其一,已是萬難,何況要同時完成兩件事?
更首要的是,林樹身為朝廷派往吐蕃和親修好的副使,竟然叛變朝廷,居留於吐蕃朝中為官,還深得吐蕃大論朗格的知識,被委以內相重擔。接他回朝,實屬朝廷大事,除天子親下詔旨外,任何人均不得私行動之,現在睦王向本身明說是出於他與林樹的師生之誼,纔將接林樹回朝這件事交代給本身去辦,若本身不肯承諾,他必將拿私縱李舒這件事來威脅本身,倘若本身一口答允下來,豈不是自食其言,將因私廢公?說不準,將來天子得知了此事,還要降罪於本身。
“好吧,本王能親耳聽到撫遠侯說出如許的話來,倒是頗感欣喜,也算父皇冇白疼你這一回。”李啟話中藏話地說道,“不過,本日本王傳你來府上,倒還是真有一件私事要煩勞於你,不曉得撫遠侯願不肯替本王告結束這樁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