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夫人一臉驚奇的看看濱濱,然後不經意的問道:“濱濱一歲了,可有識字?”鄧氏滿臉高傲的應道:“海兒餘暇時都教濱濱識字的,上週我還聽著她背了整本的《三字經》來著。”鄧氏聽後嘴巴驚得合不上,呆怔了下。嘀咕道:“李家這苗子真是,一個比一個短長。”
李諸聽後點點頭,動手搬蘿蔔糕。李權問道:“諸,你家的是甚麼糕子。”李諸就欲說是蘿蔔糕,濱濱在旁搶著道:“白切糕。就是現切現賣的。”李慕聽後笑道:“這個不錯。”
孫大娘建議將這些賣貴些,讓李諸寫了封信。一起托餘老頭奉上鎮上。
濱濱指引著李海用糯米粉來做,鄧氏想著常日都是用糯米做餅,便試著用糯米粉做。做了後發明比麪粉還要好。孫大娘試著用在攪拌時加點東西入內,如綠豆。吃起來更有嚼頭,鄧氏看著好,便試著插手其他的東西,如芝麻、豬肉。濱濱不得感慨人的聰明,這已經有點當代糕點的初型了。
重陽節當天,李稻並未返來,李漁及李諸在李老爺子的帶領下,停止了重陽祭祖。祭祖後。李諸帶著孩子們去自家的山地處放飛鳥,即入鷂子。
李諸等鄧氏出來,便一起去了木徒弟處。木徒弟笑著迎了李諸,收下糕點後,木師孃抱了一瓦罐的醃蘿蔔出來,遞給鄧氏道:“敏,這是師孃本身做的,你們拿歸去嚐嚐。”濱濱一看,這做法不就與本身現在整的一樣,幸虧本身冇有高傲的覺得本身做的東西就天下無二了,也冇籌算拿這些個東西去賣。
鄧氏聽後甜滋滋的,道:“我醒得的。”
李波捉著鷂子,李諸拿線頂風跑,一邊跑一邊感受風向,感受能夠了,便讓李波放鷂子。李波放了鷂子後,隻見這“飛鳥”緩緩的升空。孩子們都冇有玩過這個,當然濱濱除外,都鎮靜的跟著李諸一起跑,幸虧李諸家的山地最大的特性就是空曠,孩子們亂跑也冇有摔著。
李諸一家將要賣的都蘿蔔糕都交給了李慕後,李諸在一個簸箕處切了兩大塊,遞給李慕及李權道:“慕哥、權哥,節禮咱就如許了。”李權及李慕笑道:“你這裡兩三斤糕子,已經是不錯的節禮了。”李諸及鄧氏都笑了笑,然後纔去給鄧舉人家及木徒弟家送節禮。李諸想到嶽父家人多。就切了二十多斤給嶽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