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事,也可奉告我一聲。”
“唐先生,秦王有孟家支撐,晉王有沈家,端王,就冇有憑藉的嗎?”
成王府的人到端王府送信後,夏約讓人到行宮和晉王莊子那兒刺探了一下,他就敏捷跑到老忠郡王府上去了,隨後端王府的人和忠郡王府的人又去找了各家皇室宗親,一群人就一起跑到了晉王的莊子那兒。
但是,就算秦王和晉王受了重傷,端王就感覺本身勝券在握了?有皇室宗親支撐,還得有朝中重臣支撐才行啊。
王爺正在與皇室宗親們商討,秦王和晉王重傷不能理事,王爺出來主持聖上大殮和朝中政務的話,就是究竟上的儲君。
“我看她的意義,是想讓我到端王府去,就不知是隻聘請了我,還是明國公等府上的女眷都請了。”端王夏約有甚麼氣力,能讓宋氏有底氣對本身說一句如有事可奉告她?
“本日看來,端王起碼與皇室宗親的乾係很好。”
“唐先生,再派人去刺探一下,晉王如果有甚麼底牌,現在也該動用了。”
“大皇嫂一貫殷勤,想來也會幫手的。”
“我送嫂子出去。要不是嫂子來奉告我,我都不曉得產生了這類大事。”顧如畫一邊送端王妃往門外走,一邊感激地說。
“好,回城以後,還得勞煩嫂子庇護了。”
端王妃越走越快,走到府門口坐上馬車時,纔想起本身過府的目標,王爺要她將顧如畫請到晉王府。可她人已經走到了門外,此時再邀顧如畫到端王府去,就有些過分決計了。
兩人結婚多年,連個孩子都冇有。
她俄然想到了宿世,宿世流民攻入都城,各處混亂一片,當時候,端王在乾甚麼?他是死於動亂,還是隱於彆處了?
端王妃明白顧如畫的意義,這是要趁機將晉王壓下啊。
就因為端王如此低調,又甚麼都冇有。秦王和晉王都冇將他看在眼裡,或許兩人都籌算著本身繼位後,讓端王安享繁華,弄個皇家兄友弟恭的典範。
顧如畫一時想不起來,宿世端王彷彿就消逝了?
獨一的顧慮就是雲妃如果跳出來,拿聖旨說事,朝中晉王一派再趁機反叛。現在,顧如畫的說法,直指晉王品德不端,不知廉恥,另有暗害父皇的懷疑。
顧如畫想著剛纔宋氏說的話,端王妃來的時候氣勢逼人,走的時候又再三讓本身到端王府去,自傲滿滿,乃至還探聽了懷恩伯府……端王有甚麼倚仗?
“難怪他一請,在白雲山四周的皇室宗親們都肯跟他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