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海對朱元璋非常忠心,聞聲此話連連點頭,咧嘴道:“李書記放心,那劉基如果不肯來,俺就把他綁了來,毫不孤負國公的囑托。”
“不成莽撞,不成莽撞。”李善長大要勸止,心中悄悄對勁。江浙才子最是狷介,如果胡大海用倔強態度聘請劉基,隻怕會適得其反,反而激憤劉基,回絕退隱。如此一來也就冇人威脅到他在朱元璋跟前的職位了。
胡大海顧不得鼻子痛,也顧不得計算老者的失禮,倉猝問道:“那劉先生可曾說過何時返來?”
“那豈不是冇的仗打了?”周德興一拍大腿,低頭沮喪地坐下。
世人皆附和李善長的建議,朱元璋便按捺住衝動的表情,先命胡大海走一遭,並叮囑他見了劉基必然要恭敬客氣。
李善長不平氣,“此人如此有才,為何冇人賞識,乃至流落鄉間。”
卻說胡大海動員部下風馳電掣趕到青田,多方刺探,終究在南田武陽村找到劉基的家,他跳上馬就上前扣門。
胡大海奉上禮品,拱手道:“鄙人受吳國公調派,特來貴府聘請劉先生退隱,叨教劉先生可在?”
“元廷倒是想重用他,他嫌元廷敗北昏聵幾次去官。”胡大海讚不斷口,“這是個真正有見地的人,嗬嗬,也是我們國公的福分,如果他持續為元廷效力,哪有國公的事啊。”
“不當,不當,”李善長點頭道:“張士誠夾在元軍和我軍之間,恰好成為我們抵當元軍的一道樊籬,如果冇了這道樊籬,元軍就能直接攻到應天府。即使我們不驚駭元軍,但是不免會影響到國公囤糧練兵的養息打算。”
胡大海這幾日在處州募兵,想起一事,立即說道:“傳聞青田有個叫劉基的大文士,此人非常短長,百姓傳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朱元璋不住點頭,命令鄧愈、廖永安等人加強海軍演練。議完了軍務,他又問道:“你們可曾刺探到江浙地區的有才之人、有識之士?”對於來投奔的文士,他隻嫌少,不嫌多。朱升送給他的九字規語讓他嚐到了長處,文官在管理軍政方麵也比武官麵麵俱到,以是他也愈發看重文人了。
聽著一個二個都把劉基誇得天上有地上無,李善長愈發不舒坦,專挑那明麵上都雅實際不值價的禮品裝了一箱,遞給胡大海,語重心長地說道:“劉先生如此有才調,確切值得國公拜訪。不過國公才得麟兒,一家團聚實在不易,你能直接把劉先生請來最好,省的國公長途馳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