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半夏道:“我家能出五百兩銀子。”
晴空道:“上回,我們就商談,既然我們是堂主、副堂主,各家都出一筆銀子來,五奶奶就有些推三阻四。人家想白擔個副堂主之名,撈些名利,卻不想真正著力呢。”
相互心照不宣,穆齊能保青溪不出事,那是得了江若寧的指導,一樣的李家二房也得了指導。
這一句話,真說到實處。
晴空本來沉思的眉頭就展開了,“我們春暉廟能夠接管外界的捐助,有了銀子,就能更多的培養一些女門生。”
羅氏連連福分,“請代臣婦謝公主厚賞!”
小鄧將一個承擔遞給週二妞:“公主賞你的,保重!”
李觀想了很久,就這事他曾查了青溪縣誌,“在青溪縣誌裡,前朝時就曾呈現過魚泉,所謂的魚泉就是一處山泉裡能噴出魚來。陶家村所出的天魚與那倒有幾分類似之處。”
羅氏道:“我們家的環境,大師都曉得,我能湊三十兩銀子。”
慕容璉大喝一聲“出發”。
穆縣令揖手道:“鳳歌公主、永興候,我青溪出了天魚,還請二位獻與皇上嚐鮮,以示我青溪縣百姓對皇上的貢獻。”
之前一口一個“施主”,邇來見很多了,晴空竟有些捨不得江若寧。
幾人籌議一陣,將散去時,江若寧悄悄給晴空塞了五千兩銀票。
*
江若寧挑起簾子:“璉堂兄,帶上吧,活多少算多少。”
河水柱這一房的日子過得並不餘裕,人家能捐三十兩銀子也算是刻薄了,傳聞羅氏孃家的父兄還經常佈施她,隔三岔五,她孃家兄嫂就送些蔬菜雞蛋等物來。
李二老爺揖手道:“穆大人,此次你立下奇功,怕是不久就要升遷了,恭喜!恭喜!”
次日是蒲月初五端五節。掛艾草於門上,係長命縷,蓋桃印,釘赤口,掛菖蒲,配事理袋,曬書,飲雄黃酒,食粽子,親朋間互贈粽子、鹹鴨蛋,訂婚的女人給未婚夫贈送驅蚊蟲鼠蟻的香囊。
怕是不消他們抵京,這裡頭的魚就所剩無幾。
一行人出了縣城,消逝在送行者的視野絕頂。
晴空道:“朝廷會同意?”
尚歡出春暉廟,陪著碧嬤嬤去縣衙見小梅,碧嬤嬤見小梅模樣清秀,行事還算得體,當即就收了小梅當乾孫女,小梅喚聲“祖母”淚如雨下。
三房的家業雖多,可大頭都在李觀手裡,李閱手頭除了有五百畝良田,再就是縣城的那家“念慈庵藥鋪”,當然他家另有一個小型的製藥坊,隻給念慈庵藥鋪供貨,冇有內銷的,但就是這一塊,也占了藥鋪裡六成的收益,以是,李閱佳耦是不缺銀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