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姐,我瞧小梅不能再回觀音鎮,她一無長輩,二無親戚,冇個依仗,更是大家可欺。小梅的爺爺、父母宅兆都在青溪縣,她不想分開這裡,你看要不要等這案子告終,讓小梅隨碧嬤嬤去。”

尚歡跳下鳳輦,走近小梅,問道:“你怎一身孝服,你爺爺呢?當年送你們分開,但是一早替你們備了十畝良田,又另給了幾十兩銀子,讓你們回籍造屋……”

在青溪縣的貧寒人家,多是給做耕戶,吃不飽、穿不暖,賃了地主家的地步耕作,每年就得上交從四成到六成不等的租子。而地主們向朝廷交納的租子,有功名的免稅賦,無功名者每年交納一成五到兩成不等的陪賦。

石氏背上了不孝的名,因著這,連河土柱都說石氏對老太太不孝,這讓石氏感覺很丟臉,以為這名聲是拜司氏所托。司家落魄了,連司老爺被斬首了,司家的男女長幼,現下都還關在大牢裡,大師都說,司老爺想暗害欽差,罪不容誅。雖是十幾日前產生的事,但傳到青溪縣百姓耳裡,那就是天大的案子。

河江氏的墳前,石氏還在那兒破口痛罵,罵那些搶了祭品的鄉鄰,那裡另有一個圍觀的,全早就散了,倒是氛圍裡有酒香、菜香,聞到鼻裡,石氏隻感覺一陣鑽心的肉疼。

河鐵柱嚇得再不敢說話,一回家就警告司氏,千萬不能找江若寧討情,這但是誅三族的事,萬一江若寧曉得司氏是奉天府司商賈的妹子,他們一家都要被定罪。

河水柱領著妻兒也擺了自家的祭品。

尚歡道:“二妞姐,我師姐她……”

司氏在孃家,原就是庶女,嫡兄待她也不算多好,早前去來,不過是想謀些利,現在對方開罪,哪敢沾上去。

一家少,三家的就很多了,放到一處,竟也有十幾樣。

“形同謀逆,扯上都是要被定罪的。”

江若寧傳聞太小梅、支伯,一樣憶不起這是甚麼人,倒是聽尚看法叨過幾次。

行進中,突地傳出一個女孩稚嫩的童音:“民女支小梅請公主替民女做主!”

住人家的屋,把個半大女人關進柴房;吃人家的糧食,卻隻給女人一日兩個饅頭吊著命。還編造甚麼文書,謊稱甚麼人家女人與她家兒子訂婚。

江若寧道:“既然你想到了主張,轉頭你去找碧嬤嬤討情,將小梅的事細細奉告她。”

江若寧沉吟,深思:小梅,傳聞是她當年收留的一對無家可歸的祖孫。小梅的父母早逝,跟著爺爺支伯餬口,家裡原是耕戶,後,在一個夏季,家裡產生了一場大火,支伯為救四五歲大的小梅,突入火海救出孫女,不想他的腿也被橫梁砸斷了。支伯傷愈後,就成了一個瘸子,再乾不得農活,一到晴和下雨,傷腿就疼得鑽心。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