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鈿笑著墮淚,深深一磕,昂首接過。
江若寧賜下了孺人袍服與頭麵金飾。
石氏跳了起來,正待說話,江若寧喝道:“族中人議事,石氏當躲避,你一介婦人,隻要聽的份,冇有插嘴的份。族中長老們覺得如何?”
石氏大聲道:“古氏犯妒,她不準土柱娶於家蜜斯過門,她憑甚麼不準?她長得那麼醜……”
剛纔還在怒斥河家人呢,又宣旨了,河宗誠雙膝一跪,“河家人領旨,萬歲千萬萬歲!”
石氏道:“既是如此,就給他們母子造一座新屋,再分十畝良田。”
江若寧問劉翠鈿:“河大奶奶,河大爺要與你和離,你的意義呢?”
想昔日,河鐵柱年近二十說不上媳婦,多少女人嫌河家窮,還是老太太江氏拿了些銀子出來替他聘了劉氏,當時候河鐵柱隻盼著能娶個安康女人,便是醜些也冇乾係,不想這才幾年,他就忘了昔日風景,嫌棄劉翠鈿粗鄙。
河鐵柱一聽,以下急了,從他娶劉翠鈿起,他就和石氏一樣瞧不起劉翠鈿,之前貧寒時,他冇少吵架劉翠鈿,這會子大吼一聲:“你賴在河家何為?天下又不是隻我一個男人,你另找個男人嫁了。”
江若寧將臉一扭,看到了羅氏充滿感激的目光,石氏這大半年每天都逼著河水柱另娶,不是說娶一房麵子平妻,就是說要他納妾,如果真有女人進門,他們一家的安靜日子就到頭了。
劉翠鈿想到這兩年受的委曲,分炊了,就她和幾個孩子,豈不比住在一處,受司氏逼迫,受石氏蹉磨來得強,迭聲忙道:“民婦情願!民婦情願!民婦不會分太多,隻要夠我們母子吃用就行,餓不著孩子、冷不著孩子,民婦甚麼都情願!”
何況,公主借的是河老太太的名。
劉翠鈿固然不識字,可聽尚歡一說,也弄明白是如何回事。
全部河氏的男女都衝動起來了,早前河德平提了好幾主要建祠堂,各家都不肯出銀子,不是不肯出,實在是拿不出來,要建一座像河塘村那樣的氣度祠堂,冇有三千兩銀子是建不成的,這統共才三百多人的族人,還得連婦孺都算上。
不消想,也曉得是司氏在他耳邊唸叨的,說很多了,他就記著了。
江若寧道:“大燕法規,若老婆犯了有七出之條,可休妻。若未曾犯過,伉儷二人都不肯與對方餬口,可和離。可現在嘛,河大爺要和離,大奶奶不樂意,就當‘析產分家’。”
“河老秀才,此乃你河氏一族的光榮,此聖旨交你保管,隔日帶著聖旨去一趟縣衙、奉天府衙,報備一聲,河三爺就算是有功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