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隔天黛玉就收到了林銘讓人送來的很多小玩意兒,甚麼竹雕木雕湘繡之類的,代價不高卻非常風趣。彆的另有一些綠鬆石串的手串戒指等,足有滿滿一盒子。
因而幾人果然商奉迎了線路和時候,便各自歸去清算行囊。
聽到這活,賈璉被臊的滿麵通紅:“姑父談笑了,這都是舊皇曆了,現在侄兒已經是改過改過了。”
世人一起向南,專往有各種特產的州府而去,這邊收些綠鬆石那邊買些木雕,一起上邊進貨邊旅遊風景,倒也非常舒暢。要不是時候有限,幾人恨不得再往南走上幾百裡地。
誰知阿誰賊人並冇死,隻是剛纔被捅了一刀吃痛暈厥疇昔了,這回被賈璉一腳給踢醒了,聞言忍不住又拿起落在手邊的砍刀獨自向賈璉砍去。
幾人特地請林如海找了個本地的領導,林如海又把本身的一個幕僚借給他們。加上各自的主子下人和騾馬車隊,浩浩大蕩的倒也是不小的一隊人馬。
賈璉這個時候已經背過他在看本身阿誰不想喪命的主子,一時之間並冇有防備。站在他身後的林銘看到對方竟然直接往賈璉的脖頸砍去,內心大驚,一下把賈璉推到一邊,拿起手裡的寶劍迎了上去。隻是他到底不是真正的練家子,所謂的“劍術”也多是為了強身健體所練,天然不是練家子的敵手。
柳姑媽見狀不免急了,對柳氏道:“不是讓你幫我勸著他點嗎?你如何還火上澆油呢?”
柳氏笑道:“我曉得姐姐擔憂他的安危。隻是他這性子你又不是不曉得,我們想攔是攔不住的。還不如趁早遂了他的情意,最起碼曉得他這歸去哪跟誰一起去的。總比把他氣跑了不知去處要好。”
雖是一同去進貨,但是幾人說好了,幾人各弄各的,賬目分開,省的轉頭掰扯不清楚。賈璉自是不消說,這會子手裡不缺銀子。不過邢氏曉得他要出門後,把大頭都收了歸去,隻給他一萬兩讓他進貨,說路上帶多了銀子不好。真如果相中了甚麼,能夠付一部分定金讓人送到武昌府來結貨款。賈璉這些年靠著邢氏的指導冇少掙銀子,這回也不敢抵擋,乖乖的照她的叮嚀來做。
聞言,柳姑媽隻得歎道:“這倒也是。”歸去後便幫著侄子辦理行囊,也拿出五百兩銀子給他:“我身上帶的銀子未幾,這些你拿著。賈家二爺是個有錢的,那位林少爺彷彿也有很多產業,你如果銀子太少不免被人看輕。”
來之前,他特地請同窗謄寫了很多國子監近幾年的歲考題目。一起上,碰到船舶停靠的時候就找本地大的書肆發賣一份。不得不說的是,一樣的東西在江南一份隻能賣百十兩銀子,而到了武昌府這邊,卻能賣上八百兩。能夠是江南多才子的乾係,那邊對國子監的東西並不如何眼熱。而湖廣這邊的書肆老闆卻都有些求賢若渴的意義,給的銀子多態度也極其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