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也早在孫府世人的預感當中――如果等賈母到了,賈迎春才姍姍來遲,可就失了做長輩禮數。
孫紹宗將馬鞭一揚,中間早有下人上前將身份亮明,傳聞是榮國府方纔出嫁的二蜜斯到了,那些羽士們立即兩下裡散開,又有專門的知客上前,將車隊引到了內裡。
他這裡正加班加點的揣摩聖意,忽聽趙仲基小聲提示道:“有幾個羽士過來了。”
天矇矇亮,孫府前院便鬨騰起來。
一老一少聞言,忙聯袂迎了出去。
孫紹宗訕訕的苦笑道:“老神仙還是饒了我吧,您德高望重的倒是不在乎,我這小小一個順天府治中,如何扛得住那些大和尚的圍攻?”
幸虧也不等他答話,那搶先的八抬大轎,便已經到了門口,張羽士隔著簾子與賈母對答了幾句,便讓觀中閒雜人等全數退避三舍,將榮寧二府的女眷們請了出來。
“二哥!”
這時前麵又喜氣洋洋趕過來一人,也甩蹬上馬到了近前,卻恰是此次打醮的總批示賈珍。
因他是代替榮國府前任家主賈代善出的家,故而和榮國府乾係極其靠近,之前賈寶玉中毒癲狂時,張老道也曾參與救治,故而與孫紹宗也是認得的。
因而出門時候,足足七輛馬車一溜兒排開,孫紹宗騎著高頭大馬在前麵帶路,前麵又有趙仲基領著幾個健仆,馭使著叫驢、騾馬前後照應,熙熙攘攘的當真是好不熱烈。
“老神仙公然是虛懷若穀。”
在步隊最前麵帶路的,卻恰是賈寶玉和薛蟠,倆人遠遠瞧見孫紹宗與張羽士一起迎了出來,忙都甩蹬上馬過來號召。
“孫二哥!”
說實話,這一期的邸報內容,很有些出乎孫紹宗的料想――廣德帝親身下旨督辦的‘神仙散專案’,隻在第二版占了豆腐塊;反而是‘隆盛老店偷心案’堂而皇之的,呈現在了頭版第四條的位置。
“二爺。”
張羽士開朗的大笑了幾聲,擠眉弄眼的道:“開個打趣罷了,想必孫大人把老道要收養孩子的風聲放出去以後,已經有寺廟情願接辦那些孩子了吧?”
廣德帝是故意要按捺蓄奴的風潮?
此時榮寧二府的人都還冇到,隻要幾個打前站的小廝,正在裡裡外外的查缺補漏。
張羽士也還了一禮,哈哈笑道:“與旁人比擬,貧道我還算是好的,可跟孫大人這身子骨一比,卻實在是年齡不饒人啊。”
蒲月月朔。
不過這類事一貫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以現在的民風情麵而論,最多也就是減少買賣幼年奴婢的數量,想要完整不準壓根不實在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