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對著寶玉說道,“現在可托了?那江南甄府的甄寶玉,被我如許三下五除二,在甄老爺麵前但是得臉了很多,你也好生和我學學就是了。”
“京中風景,國表裡名流都是他處可貴一見,天然要多住一些時候,”薛蟠說道,“現在又在宮裡頭讀書,也不曉得甚麼時候讀書能讀好,算起來,這親戚都在都中,本身獨住金陵,少了聯絡,老是不好,再加上也有些買賣要在京都瞧著做一做,故此約莫要長住了。”
薛蟠問詹光,“這徐菊人……瞧著固然好,可我總感覺不會是白來的,他來這裡頭,總不是真的想要見我們這兩個年青人吧?難不成,和甚麼瀛洲有乾係?”
“天然還是那瀛洲的事兒,”徐菊人說道,“自從扶桑之戰,從高麗出兵,登岸扶桑,奪了兩洲十三島,又賠款數千萬,但厥後英法俄三國作梗,逼讓我們大越朝退出四國,隻留下了北海道一處為國土,聖後名為瀛洲,設置總督一職,現在也有些年紀了,這些年朝中的人對著瀛洲很有非議,以為扶桑已經服軟,天朝有好生之德,無需逼迫過火,又說這銀錢糜費太盛,每一年戶部和鯨海撥給瀛洲的銀錢,實在是驚人,故此有榮枯瀛洲治所的說法出來,前些日子,戶部郎中上了摺子,聖上冇有多說甚麼,隻是讓政事堂下詔,命各部院共議此事,如何,存周兄不曉得這回事兒?”
“洛陽風華,天然是他處皆無,”徐菊人笑道,“天上白玉京,地上洛陽城。天子腳下,到底是風華絕代與眾分歧的,文龍說的極是,本日見麵了,就是有緣,我這小我,存周兄是曉得的,”他朝著賈政笑道,“如果用心交友朋友,隻怕是恨不得一日要見三次麵,也不怕彆人煩厭,老是要打攪纔好。寶玉世兄和文龍世兄,你們但是要把穩些了。”
賈政謝過徐菊人,卻又說,“犬子年幼,且不懂事,家裡頭老祖宗又心疼這孽障,斯須不得不照看著的,隻怕是不好出門,菊人兄如果不鄙吝駕臨舍間,天然要多就教的。”
清客們都笑道:“翰林大人如許的風雅之人,就算是日日登門,也是最歡迎不過的了。”
寶玉和薛蟠分開,賈政聽到徐菊人如此說,因此問道,“日本那邊有甚麼事兒嗎?”
“薛大哥哥說的極是,”寶玉笑道,“如果能談本身個歡暢的東西,又不會違了老爺的意義,這就是最好了。”
“薛大爺聰明的緊,小的真是佩服,”詹光拍了薛蟠一上馬屁,“一下子就曉得徐翰林來做甚麼了,他和海東的袁總督乾係極好,經常在京中幫著他馳驅運營,袁總督就是駐紮在瀛洲,您說,這萬一真的把瀛洲還給日本人,那袁總督豈不是冇了去處?故此他來找世翁聽一聽世翁的口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