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按捺心神,收回暗中窺視李長安的目光。
翻身站直,同時肘向後擊,此為“朱雀振翅!”
楊智見李長安皺眉,頓時神采有些嚴峻,映著篝火光芒,陰晴不定。
隨後便對那獵戶楊智道:“本來青牢山這麼大,平凡人兩三月都走不出去……話說楊兄,你既在此處餬口了好久,明天怎會惹上那妖獸?”
…………
肘擊勢儘,便紮穩下盤,用背往回一靠一撞,此為“玄武撼山”!
是夜,林中空位燃起一堆篝火,乾柴劈啪炸響,火舌燎烤,木架上山豬滋滋冒油。
這山豬生前有兩三百斤,去了內臟放了血,現在烤熟也有一百多斤,李長安這麼一會,竟吃了一小半,足有六七十斤肉。
若論武者境地,他已邁過了練力境小成的瓶頸,又進入了肉身力量飛速增加的期間,現在已有兩百餘斤的力量。
此時,突然下蹲向後掃腿,雙手撐地弓腰,勢若猛虎,此為“白虎掃尾”!
“少俠公然是高人。”楊智收回戀慕的目光,沉吟一會,站起來對李長安一抱拳,“少俠既有如此技藝,那我也放心了,現在天氣已晚,若再不歸寨,隻怕家人會擔憂,我先告彆了。”
李長安就坐在篝火旁,和獵戶聊了幾轉,曉得了他叫楊智,是青牢山中獵戶。
母貂一夜未歸,雄貂此時指不定要焦急瘋了,待它看到那山澗邊的母貂屍身,十成十便會猖獗。
“後會有期。”楊智對李長安施了一禮,便拖著傷腿一瘸一拐消逝在叢林中。
站樁隻為熱身,正戲還在背麵。
楊智偷偷睃了一眼李長安設在身邊的八荒刀,戀慕道:“少俠練的甚麼工夫,蛇尾千目貂的尾巴比精鐵還硬,這把刀……”
連續四式,行雲流水,便是《四象淬體功》中記錄的武學“四象勁”。
李長安這一坐,直接坐到了月落星隱,日出之時。
本覺得這少年是個身懷法門的武者,誰知竟是個異人!
大承朝廷雖鼓吹這些異人會的是邪術,但楊智曉得那隻是官麵上的說辭罷了。
兩相疊加,就是五百多斤巨力!
李長安撕了一口山豬肉,吐字不清道:“順手為之罷了。”
看到李長安身邊吞吐的星輝,楊智心頭炙熱。
若他有這少年的氣力,有何度不過青牢山?隻要出了青牢山,到哪都能混出不小花樣。
收了射鷹樁的姿式,活動一番手腳,便站定原地,雙目微闔,雙腳與肩同寬,雙肩放鬆,沉寂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