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子道:“你是那方來的,使這般隱身法欺我!”
孫悟空扯住道:“你這些人馬都回,卻不泄漏動靜,我難勝利?但要你單人獨馬進城,不建立名矯飾,莫入正陽門,須從後宰門出來。到宮中見你母親,切休大聲大氣,須是悄語低言。恐那怪神通泛博,一時走了動靜,你孃兒們性命俱難保也。”太子謹遵教命,出廟門叮嚀將官:“穩在此劄營,不得挪動。我有一事,待我去了就來一同進城。”(未完待續。。。)
太子道:“感六合蓋載之恩,日月照臨之恩,國王水土之恩,父母哺育之恩。”
金蟬子即將紅匣子遞與孫悟空。孫悟空接過來,將身一抖,那匣兒卒不見了,原是他毫毛變的,被他收上身去。卻將白玉圭雙手捧上,獻與太子。
金蟬子道:“我身上穿的這法衣,是第三樣寶貝。另有第一等、第二等更好的物哩!”
金蟬子多麼本事?豈是凡人能近身的?好似一麵牆擋住,難攏其身。
孫悟空在空中讚歎道:“如果真王登寶座,自有祥光五色雲;隻因妖怪侵龍位,騰騰黑氣鎖金門。”
金蟬子道:“殿下,貧僧不知。但隻這紅匣內有一件寶貝,叫做立帝貨,他上知五百年,中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共知一千五百年疇昔將來之事,便知無父母哺育之恩,令貧僧在此久等多時矣。”
孫悟空又道:“另有很多話哩!何如擺佈人眾,不是說處。”太子見他言語有因,將袍袖一展,教軍士且退。那駕上官將。急傳令,將三千人馬,都出門外住劄。此時殿上無人,太子坐在上麵,金蟬子立在前邊,左手旁立著孫悟空。本寺諸僧皆退,孫悟空才正色上前道:“殿下。化風去的是你生身之父母,見坐位的,是那祈雨之全真。”
金蟬子道:“這法衣雖不全部,有詩幾句,詩曰:佛衣偏袒不須論,內隱真如脫世塵。萬線千針成正果,九珠八寶合元神。仙娥聖女恭修製,遺賜禪僧靜垢身。見駕不迎猶自可,你的父冤未報枉為人!”
孫悟空聞言,哂笑不斷。太子再問不答,隻是哂笑。
太子怒道:“你上來!我問你個真名字,好送法司科罪!”
太子道:“我知之矣。向年間曾記得我父王在金鑾殿上差官齎些金帛與這和尚補綴佛殿佛象,不期本日到此。恰是因過道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我且出來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