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那分路去處,躬身道彆。

金蟬子道:“泉源渾濁,淨水西行。”

金蟬子微微一笑,看向涇河,道:“渭水渾濁,涇河清澈,涇渭清楚。”

金蟬子道:“你是不曉得。這長安城裡,西門街上,有一個賣卦的先生。我每曰送他一尾金色鯉,他就與我袖傳一課,依方位,百下百著。今曰我又去買卦,他教我在涇河灣頭東邊下網,西岸拋釣,定獲滿載魚蝦而歸。明曰上城來,賣錢沽酒,再與老兄相敘。”

樵子走近,放下柴火,道:“如何解釋?”

金蟬子看了看波光粼粼的涇河,道:“我觀涇河太長安,又聞涇渭清楚之詞,不如在涇河之邊,借涇水之清,河風之妙,論上一論可否?”

觀世音菩薩道:“泉源已汙,下流何清?”

觀世音菩薩道:“流水奔東去,何如你西流?”

行夠多時,瞭望長安城,木吒駕雲而至,落在二人跟前,對那道人,分內行了大禮,道人也不躲不避欣然受了。隨後對金蟬子頓首道:“我家菩薩請二位喝茶論道。”

未幾時,一個樵子打扮的人到了涇河邊,拿著捆柴的繩索,腰間插著斧頭,真是觀世音菩薩所化樵子,遠遠瞥見金蟬子,問道:“打漁的,你叫甚麼名字?”

金蟬子問道:“從那裡來?”

金蟬子道:“天然是漁翁。”

唐朝都城,名為長安,八水周流繞四山,龍脈昂揚入雲,多少帝王興此處,古來天下說長安。

木吒道:“小仙自當回稟我家菩薩,敢問二位,論的是何題?”說話之時,看著的倒是道人,謹慎之至。

道人看向金蟬子,此中意義不言而喻。

金蟬子道:“李兄嗬,途中保重!上山細心看虎。假如有些凶惡,恰是明曰街頭少故交!”

金蟬子道:“觀世音菩薩又何嘗不在我等把握當中?既然奉上門來,我等恰好藉此東風,行西行之舉,通天之路,不得不開。”轉而問道:“卻不曉得在那邊論道?”

金蟬子道:“張稍。”

卻說那道人與金蟬子助玄奘了斷因果,二人尋路往長安而來。

(過年第一更,祝大師新春歡愉,百口幸運。)

金蟬子道:“你不想在我局中?”

觀世音菩薩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臨時禍福。你如何就保得無事?”

道人一個踉蹌,再不睬金蟬子,一個把存亡看得如此冷酷的人,卻深藏長生的奧妙,當真不成理喻。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