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登上祭壇之時,宮廷架樂的樂聲停止,而祭壇上的樂聲響起,皇上走下祭壇時,宮廷架樂又開端奏響。
皇上從車上緩緩走下,隻見皇上頭戴珍珠鑲嵌而成的皇冠,頂上為通天冠,又叫捲雲冠,身穿絳色龍袍,手執玄圭。
那些長矛、畫戟等兵器上都繫著五彩結帶的銅鈴鐺,大旗和大扇上都畫著龍、虎、祥雲、江山等圖案。
自從前次皇後孃娘壽宴上,有刺客事件以後,皇上對陸禦更加信賴。
朝官都身穿絳紫色官袍鑲有黑邊,胸前又方形的鳥獸圖案,圓領,腰間又單環的玉佩,腳蹬雲頭朝靴。
到半夜天,皇上的聖駕前去郊壇行祭禮。
其他的另有像琴、像箏、像簫、像笙一樣的樂器,樂工站立在前麵吹奏,身穿紅色寬衫,用帛束帶。
大慶殿內,皇上的車駕和各種儀仗都擺放在殿中,隻待時候到了便解纜,本日開端,便是皇上要祭拜的時候了。
固然現在還冇有抓到幕後的真凶,但陸禦的反應和才氣已經足以讓皇上對他最為放心,以是本次祭拜當然少不了他。
祭壇四周有三重矮土牆,聖駕出了青城,向南行進拐個直角彎,再往西去約莫一裡多地,就是祭壇了。
這時,舞者演出上場,皇上又回到小次中。
再往東邊的“太祖天子”的靈位祭拜。
祭壇前安排著宮廷架樂,前麵擺列的是編鐘和玉罄,宮廷架樂的木架和平常的樂架差未幾,隻是更加高大一些;編鐘的形狀稍扁,高低擺列兩層,兩腳綴著流蘇。
這天夜裡,除了大慶殿的衛兵以外,另有頭戴錦邊小帽、身穿錦絡縫寬衫的兵士,每人手中拿著一根銀裹頭黑漆的木棍,十多人一隊,挨肩站立,共有幾十隊。
皇上先向著正北邊的“昊天大帝”的靈位拜,跪下敬酒,跟從的殿中監麵朝東下拜,給皇上遞送酒杯,皇上再拜一次,起立。
祭壇上麵又有一個小帷幕圍成的殿房,叫做“小次”,內裡設有禦座。
剛纔皇上的拜祭為初獻祭拜,而亞獻和終獻時拜祭的法度也大抵不異。
此次祭拜跟從的大臣們除了宰相和百官,另有一些皇親宗室,包含王爺和幾個皇子,各宮的妃嬪則留在宮中。
玉輅前麵,身穿朝服的兩名大臣,手執笏板麵朝著玉輅發展著行走。
陸禦當然也跟從在駕前賣力保護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