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煒先向世人先容了一下楊衛寧:“來來來,我給大師先容一下我這位小老弟,楊衛寧,大學期間就是我們黌舍大名鼎鼎的學霸,四年時候完成了本碩七年的課程,放著好好的部委構造不待,恰好要跑到一線崗亭來,他明天賦到的蓉飛,今後大師可要多多關照哦。”
“放心吧,煒哥,你的兄弟就是我兄弟,今後有甚麼事,衛寧老弟能夠隨時找我。”
路陽和陳蓉也正因為這個啟事,才把巷子瑤寄養在楊衛寧家中。
這個年代的611所,和後代天然冇法比,很多修建都不超越五層,乃至還能夠看到很多竹筋混凝土搭建的平房存在。
011基地就是黔州航空產業個人的前身,一樣是大三線扶植期間的產品,後代被稱為“山鷹”的JL-9初級鍛練機就是黔航的拳頭產品。
一行人聊餬口,聊事情,聊抱負,一頓飯下來,很快就訂交莫逆了。
劉師兄笑道:“你不也從部委來到這裡了嗎?我如何不能來?”
說話的是一個剔著小平頭的年青男人,來自611所的航電室,叫做羅良,畢業於都城航空航天大學電子資訊工程係,已經事情兩年時候了。
楊衛寧在他們那一屆畢業生裡年紀最小,和其彆人交換的時候多多極少有點代溝,唯有劉煒,固然比楊衛寧大了五歲,但和楊衛寧最聊得來,再加上師出同門,兩人也成了乾係非常鐵的朋友。
楊衛寧高低打量著劉煒,笑道:“看不出來啊,到新單位這麼受正視,剛出來就被派來出任務了。”
楊衛寧一轉頭,便看到一個戴著眼鏡的精瘦男人跟著跑了過來。
楊衛寧在劉煒肩膀上捶了一拳,笑道:“少說其他有的冇的,你到底是如何來到這裡的?”
劉煒嘿嘿笑道:“我這不是單位派過來出任務嘛!你曉得七號機大改項目吧,由你們所牽頭,結合011基地、601研討所另有第14研討所搞的,我就是011基地派過來到項目組幫手的。”
比及兩人端著盤子在餐桌上坐下今後,很快就集合了三個看起來剛畢業不久的年青人。
另一個叫高陽的高個男人笑道:“你好,我叫高陽,畢業於哈工大,喜好打籃球,週末有空的時候能夠隨時找我。”
最後一名則是身高一米八,體重兩百多斤的瘦子,在這個年代,如許的體型可謂極其罕見。
也恰是仰仗著這個年代科研職員特有的刻苦刻苦、忘我奉獻的精力,611所纔會在短短十幾年的時候裡,一躍生長為海內第二大戰役機研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