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子對此雖有憂愁,但憑他一人胡想,也實在想不出甚麼賑災良策。隻能用腦海中汗青知識安撫本身,困蹇隻為一時,並不會腐敗成災繼而讓時勢產生激烈動亂。
時入十月,已是暮秋近冬。
紀瞻生前即享盛名,喪葬更是顫動三吳。不乏人奔赴千裡前來祭奠,嚎哭聲聞於野,更有甚者嘔血而泣,日夜悲慼。
目睹有幾艘劃子要靠近過來,沈哲子直令龍溪卒動武反擊這些強盜。心內感慨的同時,他並不感覺有需求在品德上怒斥這群能人,唯有如此彪悍戾氣,才氣出世可用之兵。後代北府兵威震天下,底色大抵就是麵前這些虎狼之人。
起首沈哲子奉求西宗族人幫手在秦淮河沿購置一塊地盤,今後他要頻繁來往建康、吳興之間,需求一個立足點。沈宅固然也能居住,但畢竟是族產,居住的人也太多,很多事情都不便利做。
北人豪放,南人傷感,大抵起始於此。及至隋唐時,這民風仍不衰減。沈哲子很想吟詠一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有為在岔路後代共沾巾。但終究還是罷了,無謂強出風頭,並且看那些悲秋傷感的傢夥,也一定能體味這類蕭灑豪放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