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1頁/共4頁]

“倒也不必過分沮喪,陛下既是開恩,讓你等建功贖罪,今後一定冇有返歸故鄉與妻兒重聚的機遇。”

築紫島間隔西麵的小島伊伎不敷百裡,漢軍戰艦從對馬島的軍港解纜,往東南行駛二百裡,度過對馬海峽就能到達伊伎島,故在伊伎島興建起臨時停靠補給的海陸船埠,並將部分朝鮮百姓遷到該島居住後,向築紫道東岸運送物質就極其便利了。

嚴格說來,也算不得山梁,蓋因其山大半冇於海水中,隆起而暴露海麵的部分也不過戔戔數丈,故北海海軍的畫圖匠師在細心探勘過後,在大漢海疆誌中將此山梁定名為“瀨戶道”。

然在北上征討寇奴島時,漢軍戰艦的運送間隔拉得長,給朝鮮仆參軍的補給運送帶來不小困難,加上寇奴島上的倭奴土著為數浩繁,且熟諳本地的龐大地形,貧乏戰馬代步的八萬朝鮮仆參軍難以大範圍追剿,墮入了整天疲於奔命的窘境,士氣日漸式微。

然此事不成無窮期的疲塌,十年為期,屆時若仍未大功勝利……

實則八岐及他昔日的百餘親衛也算是死囚,與其他兩千死囚分歧的,乃是他們的親眷大多被羈押在玄菟郡治東暆城,而他們出身的親族更有很多是大漢的世家大族。

漢廷命朝鮮國征召男人蔘軍,編列仆參軍,搭乘大漢北海海軍戰艦,登島剿滅倭奴,至今已有四年之久,然停頓極其遲緩,當今真正能完整掌控的唯有倭奴列島南端的築紫島。

天子陛下冇明說,玄菟太守冇明說,但八岐等人皆是心知肚明,他們的妻兒乃嫡親族此後的榮辱乃至存亡,端看他們在這倭島如何行事。

兩千死囚,未幾,卻也很多。

天子劉徹倒也冇希冀太多,八岐等人帶著戔戔兩千死囚想在十年內征服四大倭島,那無疑癡人說夢。

“你須服膺,人間已無漢將秦立,唯有倭王八岐。”

寇奴島北部直通著三大山脈,中部亦是交叉著浩繁峰穀和盆地,加上河網稠密,使得朝鮮仆參軍的進軍速率極其遲緩,不但大為減損戰力和士氣,更輕易顧此失彼,往東部進兵,很多倭奴又流竄到西部。

張湯微是側身,向身邊那臉上黥滿青藍圖文的男人淡淡道。

如何能夠準予讓朝鮮仆參軍具有精美的兵械和戰馬?

兔死狗烹,鳥儘弓藏,曉得這事理的倭奴土著,應是未幾的。

化囚為夷,以夷製夷,不過如此耳。

“你等剿滅倭奴時,牢記儘數斬下首級,妥當硝製,每歲四月朔與十月望,海兵艦群皆會運送軍需前來,依首級數量賜與你等呼應數量的各式軍需,如有旁的需求,儘可遣人密報本官,本官會酌情調撥的。”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