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實也曉得權貴們的心機,不但樂見其成,更會主動替公主邀約年事相仿的貴女入宮伴隨她,比方此番七夕的乞巧祈福。
若非出身高貴,換了是平常世家的貴女,早讓人吃得連骨頭都不剩了。
她確是瘦了很多,再度變得眉清目秀,腰肢纖細,可長樂宮和太壽宮皆被她鬨騰得雞飛狗跳,現下雖來了甘泉宮避暑,也冇半分消停的。
大漢初立時,曆法本因循秦製,采顓頊曆,以十月為歲首,閏月放在玄月以後,稱後玄月。
後苑處,貴女們陪著泰安公主擺了桌案,祭拜婺女、乞巧祈福。
直到阿嬌出了月子,小泰安見得皇嫂身形冇半點走樣,還是嬌俏可兒,再看著銀鏡中圓滾滾的自個,方纔大徹大悟,決意痛改前非。
然到得三伏天,長安城就跟蒸籠似的,真不能再呆,大人受得了,劉沐這小嬰兒卻實在受不住,熱得嗷嗷亂嚎,大嗓門日夜響徹椒房殿。
遇事纔想著抱大腿是冇用的,早點搞好乾係,從小玩到大的友情才靠得住。
畢竟他們都跟了來,很多更是不遠數千裡入京朝賀,生生比及本日,不請頓飯實在說不疇昔。
劉婧微是偏頭看了看王嫣,緩緩頜首,卻冇說話。
漢人不會擺甚麼滿月酒,但對百日禮倒是格外正視,百日彆名百歲、百晬,即祈願孩子長命百歲之意,還要由長輩賜名。
小劉沐出世於三月廿五的穀雨之日,百日禮則恰好落在七月初七。
除卻各家宗婦,順帶府中嫡女也得了帖子,賜下的不是皇後,而是更高貴的太後。
泰安公主向來饞嘴,因著皇後嫂嫂有身和坐月子,她沾了口福,日日都能蹭吃蹭喝,太後管都管不住。
陳誠出身少府陳氏,當今又是少府丞,要參與籌辦親王正婚的籌辦事件,反倒把自個的婚事擔擱下了。陳氏為顯出對王嫣的看重,也冇籌算倉促對付,便將婚期延到秋祭以後,再大肆籌辦。
長輩們拿她冇體例,實在冇精力陪她瞎折騰,也就隻能為她挑些貴女作為玩伴了。
泰安公主已虛年九歲,已到了該彰顯存在的年事,正如皇子年幼時要召世家後輩為伴讀,公主幼時也要找年事相仿的玩伴。
七夕之日,甘泉宮席開三處。
王嫣有些愣怔,隻覺婧兒姐邇來心機有些重,且與她愈發冷淡,再不似昔日般無話不談了。
劉婧嫁入的秦氏則在漢軍中具有極大的聲望,其祖父劉舍在朝為官多年,門人後輩浩繁,即便已離任了禦史大夫,但對大漢朝堂仍有不小的影響力。